班主任專業發展需要什么――讀《中國班主任研究》之十五《多維視野中的班主任》有感

? ? ? ? ? ? ? ? ? ? ? ? 閱讀前

? ? ? 剛剛參加了我教的第一批學生東瑞同學的婚禮,婚禮上遇到了六個她的同學,也是我的學生。他們有的幾年前來學校看望過我,有的無意間在火車站相遇過,有的小學畢業后從未見過。多年未見的我們,相互擁抱,心中有說不出的歡喜。回想12年前他們畢業時的稚嫩面孔,再看看他們現在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青春年華,時光的流逝并沒有讓他們的面容發生大的改變,仔細端詳,我還能認出他們的模樣,叫出他們的名字。我們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4個小時的暢談一直沉浸在小學生活的回憶中,那些遙遠的事仿佛又回到了昨天,點點滴滴,充滿美好,“多想回到那個時候!”是每個人發出的感嘆。此刻的我心里感到特別幸福,幸福于他們心里還記得我,幸福于我能有機會見證他們最幸福的時刻,幸福于他們還會留念我們共同的生活點滴。歲月悠悠,我心依舊,希望所有孩子們今后的生活幸福快樂!

? ? ? 簡單抒發師生相聚時內心的感動,這讓我想起熊華生教授提到的中國班級特性中的長期穩定性。我想我和孩子們的相聚就體現了這一特性,也體現中國班級的獨特。可見讀書能詮釋我們的生活。

? ? ? ? ? ? ? ? ? ? ? ? ? 閱讀中

? ? ? ? 這本書的最后五篇文章都屬于論壇綜述,從未接觸過這類文章的我,暑假時囫圇吞棗地讀過兩遍,但一直是一知半解,所以打算一篇篇細細地讀,特別是多讀讀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觀點,結合自己多寫寫其中的感悟。如果說本書前面的文章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體,那么這五篇綜述可以說是所有觀點的綜合體。中國班主任是一群獨特的群體,能是其中的一員,感到很榮幸。

? ? ? 這是第一篇論壇綜述,是第一屆“中國班主任研究”圓桌論壇會議綜述,也是我第一次閱讀關于會議綜述的文章。什么是綜述,百度釋義為:綜述是指就某一時間內,作者針對某一專題,對大量原始研究論文中的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的論文。那么這篇“論壇綜述”是否可理解為:召開論壇會議這一時間內,針對“多維視野中的班主任”專題,對所有專家、學者的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文章。此篇論壇綜述包含了哪些內容呢?各位參會專業人員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此次論壇有何意義?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了閱讀。

? ? ? 綜述中作者多以問題提出,專家觀點解答為論述方式,從透析現實挑戰,審視多元走向;基于人性理解,反思文化差異;回歸育人價值,重視班級建設;基于教育實踐,反思相關研究;構建研究生態,推動系統變革四方面把各位專家的觀點進行提煉、分析、整理,明晰班主任研究的復雜多元性。我在閱讀中,深刻體會到各位專業研究人員對班主任這一領域深入、專業的學術精神。多維度、多視角的觀點讓我對班主任有了更多的理解。班主任與班級的關系密不可分,班主任成長與學生的發展齊頭并進,班主任要與家長形成合力,班主任工作要回歸育人主題,班主任應視自己為班級共同體中的一員,班主任需要專業生長的平臺,班主任要具備探究精神……眾多觀點中,我對綜述中的第四部分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班主任的專業發展需要什么?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感悟做了如下分析:

? ? ? 一、需要政府的權力支持

? ? “政府應從全局出發,制定相關制度、政策,以使班主任的工作和研究有法可依、有序進行。應從班主任的獨特性出發,開展相關培訓,提高研究素養。也應在高校建設相關學科,開設專業課程,為未來的班主任提供專業培養。”國家的政策支持是班主任發展的基本保障。自2000年,我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參加了崗前培訓,一些外出學習外,從未有過其它的集體學習培訓活動。不僅如此,關于班主任也從未參與過集中的、專業的學習培訓。平時的工作完全靠自己摸索,一點點積累經驗,這其中走了很多彎路,有時感覺一批批學生就是自己實驗對象,上一批存在的問題,下一批補救,依然還是無法完善,所以我不斷地閱讀、學習他人的經驗,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設想如有一個專門的班主任學習平臺,指導、引領我們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幫助解決存在的實質性問題,那我們會變得更專業,更優秀。所以設立系統的培訓機構,構建專業的學習平臺對班主任來說非常重要。

? ? ? 二、需要專業的理論學習

? ? ? 班主任的工作多從實踐出發,通過自己的觀察,訪談收集研究資料,結論缺乏理論角度的升華,所以班主任的經驗很難傳播,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參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習的方式、方法有哪些?集體培訓、網絡培訓、自我研修等。但現在的很多培訓流于形式,根本不實用,所以我的學習方式就是自己通過閱讀專業的書籍,應用于實踐,反思總結,從而達到理論知識的提升。這種方法比較快捷,但自身必須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堅持學習的毅力,超強的領悟能力與反思總結能力。這些能力與品質也是在反復閱讀、實踐中得以培養的。兩方面相輔相成,即使依據個人學歷、經歷、班級實況的差異,學習的成效不同,但與自身比也會有質的發展。

? ? ? 三、需要專家的引領指導

? ? 班主任的研究成果很難像大學教師以學術論文、專著、調查報告等專業形式呈現。多數的表述方式是敘事、反思、案例。要想提升到理論的高度,“有學者指出:大學與中小學合作是促進班主任發展的具體策略之一 ,而其前提是相互認同。大學教師對于班主任實踐智慧的捕捉、思考、反饋,生成具有指導意義的學術成果,并回到實踐、指導實踐、檢驗成果,其循環往復的過程對于班主任成長以及專業研究者的自身提升,均有建設性意義。”還有學者強調:”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困惑、遭遇、難題。我們能否基于實踐、通過研究,讓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得到適合其發展水平的轉變,將是促進班主任發展的特有難題。”專業研究人員與班主任的合作,可以達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效果,促進班主任發展的同時,提高自身研究的意義。如果能結合每一位班主任的具體實踐與困惑,量身定做適合其發展水平的策略,是不是會更好地促進班主任發展?這對于專業研究者來說是特有的難題。但面對大眾化的班主任,又有多少人能有機會與專業研究人員合作,特別是默默無聞的鄉村班主任,更是機會渺茫。自己真的很幸運,參與了“鄉村班主任工作與發展研究”微信群網上學習,結識李教授、林教授這樣專業的研究者。自己在他們的引領與指導下進行專業學習,得到自身最好的專業發展與成長。特別是論文的書寫更加專業,書籍的閱讀更有方法,學生的活動開展更具教育意義。

? ? ? 另外,班額的大小與班主任的發展問題在這篇綜述中提到了兩處,這個問題對于我來說比較敏感,搜索百度知道:根據國家關于《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等文件的規定:農村完全小學最大規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學最大規模是30班、1350人。經過計算學生人數最多不超過45人,這是班級的上限,超過它對班主任工作有所制約,工作壓力更大,面臨著班級生活與學生發展的挑戰,需要有效的方式來維持、管理,以保證教學效率。那么班額的下限是多少呢?在我們學校有的班級只有三人,這樣的班額對學生與班主任的發展又是怎樣的挑戰呢?這也是一大難題。

? ? ? ? ? ? ? ? ? ? ? 閱讀后

? ? ? ? 閱讀可以使人頭腦更明晰,使人思緒更靈活。今天的閱讀感觸頗多,對我今后自身班主任的發展問題提出挑戰,在這個五人班級中,我和孩子們可以有哪些發展?我們班級存在哪些利弊?怎樣興利剔弊?真應好好總結反思一下。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