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可有時腳也會被一些假象迷惑,比如這雙鞋子很漂亮,大一點或者小一點就可以不在意了。比如這雙鞋子很便宜,就是斷碼了,即使有一點點擠腳,也買下來吧,反正穿著穿著就大了。還有早上的時候腳比較小,下午的時候腳會變大一點。如果要買鞋子,最好下午或者晚上去,不然早上穿著正好的鞋子,下午就會擠腳,穿著真的很難受。這是血的教訓啊,我腳上那兩個水泡就是見證。
真正合腳的鞋子至少要穿著走一個小時的路才能發現,真正合適的人也是要經過時間的檢驗才能發現。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一見鐘情,一見鐘情不過是一張漂亮的臉看上了另一張顏值還不錯的臉。沒有一個人可以一眼就看透一個人,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合適了就在一起,不合適就各奔東西。只希望在放手的時候可以毫不留戀,可真正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幾人呢?
F是我大學室友,在本就陰盛陽衰的英語專業,而且那些“陽”質量很不咋樣,她能自產自銷,實屬不易。如果他能好好珍惜F,這一對也是很不錯的。可惜啊,這男的有點花心,對F不太上心。他們之間的戀愛狀態很模糊,感覺就不是在戀愛,他不主動,F主動太多次也就失去了耐心。他們中間分過一段時間,后來又復合了,不過畢業以后也就分了。都說“寧破一座廟,不毀一樁婚”,我們也很想給他們祝福,可是卻實在看不下去。看F經常糾結傷心,我們宿舍集體認為他們應該分手。也經常勸F分手,無奈她戀著舊情,一直拖著。最后的分手還是F那個所謂的男朋友提出來的,我們都替F高興,并且勸她即使那個男的再找她也不要聯系了。
我和那些替F操心的畢竟旁觀者不是故事的主角,不了解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可有一句話說的好“旁觀者清”,旁觀者會看到利弊,而身處其中的人總會想著付出,總會想著堅持一下會有好的結果。殊不知堅持下去耗盡了她的青春,也換不回來所謂的良人。
聽說那個男的后來又找F求復合,F給拒絕了。人為什么總是那么賤呢,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可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原地等你,而你也不是那個值得等待的人。
F畢業之后家里就一直給她安排相親,人見了幾個吧,也一直沒有合適的。為了鼓勵她,我們宿舍的微信群都改成了“F相親后援會”,有什么消息她都會群里給我們講。也就這個月初吧,她講她答應跟一個相親對象相處看看了。這個相親對象比F高一點,武漢本科畢業,在現在的公司兩年升到了經理,準備在HF(我們母校所在的城市)買房。她答應相處試試看也是因為她阿姨跟她講讓她不要那么挑,她在挑剔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挑剔她,讓她多為家里人想想。于是,她也勸自己選擇了這個比較“適合的人”。我們也都勸她處處看,選擇一個適合的疼愛她的人。最后的結果我不想去猜測,希望她可以找到屬于她的那個良人。
好像畢業之后,我們要工作的同時,也要把終身大事提上日程了。父母親戚朋友總說“你已經不小了,有合適的就談吧。沒有合適的我們就給你介紹。”于是,你變成了相親大軍中的一員。相親就必須把什么都擺在臺面上,學歷,工作,家境等,你把自己當成商品待價而沽,又怎么會遇到能和你談一場風花雪月戀愛的那個人。相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未來的另一半已經沒有任何要求了。合適就好,父母喜歡就好,而你卻不知道什么是對自己好。
你們都說合適就好,而我偏要“寧缺毋濫”。可我怕,我怕我會選擇成全父母的愛而辜負了自己。我也怕終有一天,自己會慢慢勸自己成為“選合適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