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樣的?真的是不缺錢嗎?沒錢的生活是不是就不理想了?”
這是昨天在頭條上被人邀請回答的一個問題?你怎么看?
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還沒有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即自己內心的需求是什么。當然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這個朋友是在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也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有多少人真正的思考過自己的人生?至少,曾經20幾歲的我沒有認真思考過,最近這些年才經歷了特別多的事,開心的、傷心的、后悔的、失望的、絕望的、希望的種種……
人在經歷著自己并不渴望的人生的時候更能用心思考,用心反思,用心經營。
我們到底想要什么?有很多很多的錢?有高薪的令人敬仰的工作?可是有錢的人并不是個個都幸福,反而那些過著平凡生活的人一天比一天更有希望。
好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富足的金錢也是為了好的生活,只要我們能好好的生活,錢多點錢少點并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需求和身邊最需要你的人是否得到了滿足,我們是否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首先明確自己的需求和定位
如果你是一名員工,看看你的工作是不是你擅長的或者喜歡的?如果不擅長不喜歡,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是否發揮了自己的應有的價值?如果有自己理想的價值輸出就是好工作。如果沒有,看看自己能否做的更好,如果實在做不下去,沒有堅持的理由,那就重新給自己定位。
正如寫文章一樣,我喜歡寫,喜歡思考,就算開始寫的不好,我也有進步的可能,也能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得到很多人的鼓勵和支持,那么寫文章,怎么寫,寫什么就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了,定好位了更能發揮自己的最大效能,沒有定好位,就多做嘗試,繼續尋找自己的定位。
其次,明確家人的需求
001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認真思考過他為什么哭嗎?或許我們看到孩子哭鬧第一感覺的就是:孩子不聽話、煩人、該教訓、該打、該罰,我很生氣……我以前都是這么想的也這么做的,嘗試了很多次,依然不起作用。
后來才發現是自己錯了,我應該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哭鬧是因為他就是想吃糖了,或者想看電視了,這本身有錯嗎?沒錯,他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哭是正常的,而吃糖和看電視真正深層次的需求是什么?她想吃好吃的,她想愉悅自己的內心。
此時我們可不可以用別的東西替代?當然可以。讓他吃水果代替吃糖,帶他出去踢足球代替看電視,一樣可以滿足他內心的需求。
002愛人的需求
中國離婚率12年連續增長,2016年北京離婚率位居十強榜首:高達31%。離婚的原因是什么?
對方出軌,家庭暴力,性格不合,房產,金錢………
如果一方能了解一方的真正需求,這個31%的數字一定會變低。
拿《我的前半生》羅子君來說,開始如果她像凌玲一樣了解陳俊生的內心需求,也不會被小三趁虛而入。
如果我們多了解下伴侶的真正需求,吵架、沖突會少很多,關系也會越來越親密。
第三,明確合作伙伴的需求
工作中或者商場上,我們也應該從合作伙伴的需求出發,領導需要的是節省時間,那我們就得提高工作效率。客戶需要什么樣的數據,就呈現給他什么樣的數據,這一點應該向賀涵學習。
只有明確了自己需求,身邊人的需求,合作伙伴的需求,我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才能輸出更高的價值,當然學會創新和外向前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