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學習(一)--Redis安裝

Redis介紹

  • Redis是一種面向“鍵/值”對數據類型的內存數據庫,可以滿足我們對海量數據的讀寫需求。
  • 特點:
    * 高性能(Redis讀的速度是11W次/s,寫的速度是8.1W次/s)
    * 原子性(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 持久存儲(兩種方式RDB/快照,AOF/日志)
    * 主從結構(master-slave,負載均衡,高可用)
    * 集群(3.0版本)

Redis的安裝

  • 環境:CentOS release 6.8 (Final)

  • 下載:在官網下載最新的stable版本,我使用的是redis-3.2.4.tar.gz

  • 解壓,并且進入目錄

解壓在當前目錄:tar -zxvf redis-3.2.4.tar.gz

完成后,將得到一個文件夾redis-3.2.4,進入此文件夾。

  • make
    在redis的解壓文件夾內,執行make,不過在這之前確保gcc環境已安裝,如若沒安裝,則執行yum -y install gcc,make完成后,將得到:
make完成
  • 安裝
    還是在redis的解壓文件夾內,執行: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我在安裝時,遇到了一個問題:

make prefix時報錯.jpg

很是納悶,后來發現,是因為=兩邊加了空格#_#

正確執行后,將得到提示:

安裝完成.jpg

至此,我們就在Linux上安裝了一個Redis服務器。

啟動

  • 拷貝配置文件,為了方便使用
    將源碼文件夾下的redis.conf,拷貝到Redis的安裝目錄下: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bin

  • 修改配置文件,添加日志存儲路徑

cd /usr/local/redis/bin
vim redis.conf

搜索到logfile,在引號內添加/usr/local/redis/log,在這之前,得確保log文件夾已創建。如果想讓redis服務在后臺運行,則將daemonize no,修改為daemonize yes.

  • 啟動
    進入到redis/bin,執行:

redis-server redis.conf [--port 6379]

redis服務啟動完成
  • 客戶端連接
    在另一個窗口,同樣的進入到redis/bin文件夾下,執行: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客戶端連接并測試
  • 關閉

redis-cli shutdown

以上,就是Redis的安裝過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