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化、團隊化的趨勢下,普通人的機會在哪里?
關鍵詞:知識變現
閱讀時間4分鐘
以前經常有人開玩笑說,中國13億人每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是億萬富翁了。話雖如此,但是并不現實,存在兩個問題:首先,人們為什么要給你錢?其次,通過什么途徑給錢?而現在,這句話不再是一句玩笑了。
思想的轉變和互聯網的普及,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人們不再滿足于互聯網上的免費知識,愿意通過付費的方法,獲得更高質量的知識。而微信這幾年的爆發式發展,基本連接了全中國的人,微信支付解決了付錢的途徑問題。
既然有人愿意為知識付費,那么就有人的知識能夠變現。各種課程在網上隨處可見,從幾塊錢到幾百塊錢不等,不少人已經在知識變現的浪潮里,賺得盆滿缽滿。
因為喜歡寫作,總結經驗之后,我在一塊聽聽上做了幾節寫作的課程,也算是身處浪潮之中。因為親身經歷過,我的想法應該會對你有些幫助。知識變現的現狀是怎樣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如果想加入這次浪潮,有什么建議?請聽我一一道來。
現狀:群雄并起
現狀有點像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網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課程,還有人不斷加入。寫作課,營銷課,理財課都是很常見的,我還看過如何調節血壓,如何解方程的課。
不光知識的種類多,同一種類的知識也有很多人同時在做。比如寫作課,笑來老師,開智部落的陽志平老師,職場充電寶的阿何,簡書一哥彭小六等都有相應的課程。
雖然通過希望通過知識變現的人很多,但是市場總是遵循二八定律,20%的大咖,會占據80%的市場份額。舉個例子,剽悍一只貓在一塊聽聽上做的分享,收益已經超過了10萬,而我做了6次課程,一共還不到兩千,這是數量級上的差異。
趨勢:三分天下
巨大的利益和激烈的競爭,使得知識變現必將趨于團隊化和專業化,羅胖的得到就是這樣一個專業化的團隊,而他們也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最近比特幣突然火了起來,從比特幣的發展歷程中,也能看出知識變現的趨勢。
比特幣剛剛興起的時候,普通電腦的cpu都可以“挖礦”——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運行程序來獲得比特幣。隨著“挖礦”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開始使用性能更好的顯卡。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后來專門用來“挖礦”的“礦機”出現了。
除此之外,為了降低成本,還需要找專門的“礦場”——電費相對比較低的地方。即使是同一個地方,不同季節,電費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礦場”要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遷徙。為了做到這些,就必須組建專業的團隊。現在,比特幣的產出基本上被幾大“礦場”壟斷,普通人根本挖不到。
同樣,在知識變現領域,如果不能組建專業團隊,或者和專業團隊合作,將來很難有競爭力。未來的知識付費市場,很有可能就像現在的互聯網一樣,被BAT這樣的三大巨頭占據。
建議:工作也是知識變現
如果你下定決心要進入知識變現領域,組建團隊或者加入別人的團隊,成為專業人士或者和專業人士合作,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不想做的這么專業,只想利用業余時間做做課程,也是可以,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我之所以會在一塊聽聽上做寫作課程,主要原因是自己喜歡寫作,也喜歡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最初也沒有想過通過做課程來賺錢,只是出于興趣,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經驗。隨著聽眾的人數和分享的次數越來越多,也獲得了一定的影響力,后來恰好發現一塊聽聽這個平臺,便走上了知識變現這條路。
我并不是為了賺錢才去做課程,而是因為喜歡分享。我在一塊聽聽上的每一次課程,都會先在自己的寫作社群【寫作時間】進行分享。分享的同時又能賺點零花錢,當然最好不過了。
雖然知識變現最近很火,但是這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而且相信你已經參與其中了。工作,不就是知識變現嗎?當然,如果你不滿足于工資的話,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分享工作上的知識和經驗,尋找變現的機會,這也正是我現在做的事情。而且,毫無疑問這是團隊化、專業化的知識變現。
我從事汽車行業,是一名碰撞安全工程師。簡單來說,工作內容就是通過軟件模擬汽車的碰撞過程。所以,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重點。而我入行時間不長,一切都還在學習當中,但是我注意到,很少有適合新手入門的書籍。即使在一些專業論壇和網站上,提供的資料也并不適合新人。
所以,工作之余,一邊學習軟件,一邊把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制作成適合新人的圖文教程——我自己就是新人,新人需要什么我很清楚。
圖文教程積累的多了,就可以開課程;課程積累的多了,就可以出一本書。沒錯,我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專業領域出版一本——這當然也是知識變現。
很多人都對出書有誤解,認為只有作家才能出書,其實書也很分為很多領域,寫小說的自然是作家,但是出版各種教材的,比如數學課本和物理課本,難道作者也是作家?
我有一個朋友是出版社的編輯,她就對我說過,在專業領域有五年工作經驗,喜歡寫作,愿意分享,這種人是專業圖書類編輯最喜歡的作者。有興趣可以聽一聽她的分享:專業圖書編輯教普通人如何出書?
專業領域的知識變現,可能是普通人最好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