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醒得早,因為娃感冒,發燒,一晚凈給她蓋被按摩,喂水喂奶了。睡不著,索性起來看手機,碼碼字。
打開簡書,就收到了簡寶玉的消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45天了?感覺沒有那么久呢。除了前20幾天困倦的要死,無事可寫,甚至要湊字數外,后面已經是波瀾不驚,也無風雨也無晴啦。
每天寫點什么成了習慣。還把買了好久都沒用的21天計劃養成表拿了出來,貼上,天天監督自己早睡早起,各種學習打卡。
在這期間,英語流利說也堅持了21天,習慣已經養成。
這么看來,要堅持做點什么并不是那么難。難的是如何選擇一個開始,如何堅持和堅持多久。
回顧了一下,看看我這四十五天在簡書是怎樣的存在:
第34天22天10天沒有更文,使用了復活卡。第十天是因為無事可寫,要放棄的節奏,要不是復活卡,估計就斷更了;第22天是出去玩到比較晚,斷更;第34天是連續熬夜,斷更。
文章內容主要是親子教育類,投稿通過率較高;看來以后很長時間要在溫(婆)馨(婆)親(媽)切(媽)的親子文里摸爬滾打了。
沒有寫過詩歌,以后可以嘗試一下;
沒有任何技巧,白水煮白菜,下步需要加點佐料,比如桂皮花椒啥的;
基本保持千字以上,個別兩千字左右,符合快銷文字概念。寫太長了肚子里沒貨啊,還得把讀書時間補上;
收獲了兩位數的粉絲,感謝你們的關注,看我這些清湯寡水的文章。將來我得努力弄點大餐出來。
鐵肩擔道義,妙手寫文章,忘記這是哪位同學在我初中畢業紀念冊上的留言了。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沒寫出點啥來。未來怎樣也還未知。
未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后,努力面前的, 向著標竿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