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水仙的,調(diào)見《花間集》,以后作一般詞調(diào)用。雙調(diào),54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常見有三體:60字體,如蘇軾詞;兩種58字體,一是上下片第四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李煜詞;另一是上下片起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晏幾道詞。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另有《臨江仙引》《臨江仙慢》,93字,是別格。
《宋詞鑒賞辭典》共收錄13首《臨江仙》。其中五首抒發(fā)家國身世之痛,鹿虔扆、李煜、朱敦儒各一首,陳與義2首。
鹿虔扆的《臨江仙》寫于后蜀亡后不久:“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 ??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墉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翠華本指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這里代指后蜀亡國孟昶被俘到京都汴京,一去寂無消息。煙月、藕花均是“人化的自然”,反映詞人悲涼的心境。
開寶八年(975)初夏,被宋兵圍困于城中的李煜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 ??????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上片寫外景,下片寫內(nèi)景。抒發(fā)大勢已去的茫然和憾恨。“鳳凰兒”應是衾褥上的文飾。
生活態(tài)度和藝術(shù)旨趣以超脫現(xiàn)實而著稱的朱敦儒,在金兵南下,汴京陷落后所作《臨江仙》字字離愁別緒:“直自鳳凰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guān)西。???? ? ? ?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鳳凰城,漢唐長安的美稱,這里借指宋都。“擘釵破鏡分飛”,喻夫妻離散。“擘釵”,出自白居易《長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遼海,泛指遼東濱海之地。玉關(guān),即玉門關(guān),今甘肅敦煌縣西北。這兩句表現(xiàn)詞人對親人流落的牽念。“星解聚”指牛郎織女每年七夕相會。杜鵑啼聲,凄切悲苦之鳴。
陳與義的第一首《臨江仙》是靖康之變后避亂湖湘,端午感懷之作:“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東。”上片詞人端午放聲吟詠楚辭以懷念屈原,鮮艷的石榴花使身處異鄉(xiāng)的他憶起往昔高朋宴飲的盛況,心緒悲慨。下片以戎葵向太陽的屬性比喻自己不渝的愛國情懷。結(jié)句酹酒湘江祭屈原。
他的第二首《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約作于紹興五年(1135):“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 ?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上片寫午橋與豪英歡聚暢飲,月光下流水無聲遠去,杏花疏影,笛韻悠揚,通宵達旦。下片感嘆二十一年的顛沛流離恍如一夢,不堪回首。雨后初晴夜登小閣望遠,慨嘆古今興亡,都只在漁歌吟唱中。
徐昌圖以《臨江仙》抒發(fā)了羈旅行役的愁緒:“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 ?????????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孤身漂泊的詞人將難遺愁思寄寓在煙柳、孤雁、落日、殘燈和冷月中。元代詩家范梈說:“善詩者,就景中寫意;不善詩者,就意中尋意。”
蘇軾的《臨江仙》·夜歸臨臬作于元豐五年(1082)在黃州謫所:“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 ?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無論身處何境,東坡的詞讀來總是那么樂觀曠達。
晁補之被貶信州時以《臨江仙》·信州表達了歸隱故園的愿望:“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 ? ?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幽禽指杜鵑。
晁補之的從弟晁沖之以《臨江仙》追憶與友人的歡聚,抒發(fā)懷念之情:“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如不初。? ??????? ? 安穩(wěn)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元祐年間詞人與友人相聚在汴京西的金明池縱飲暢談,隨著政局變化,大家先后遭貶謫,各自離散。下片“月明好渡江湖”指夢中與故人相會。“春去”比元祐年間的好時光已逝。“落花”比故人的不幸際遇。“休問、管得無”指不必重提傷心事,徒增傷感罷了。
蘇癢是位隱居不仕的山林之士,他的《臨江仙》將愁寓于疏朗的秋景中:“獵獵風蒲初暑過,蕭然庭戶秋清。野渡渡口帶煙橫。晚山千萬疊,別鶴兩三聲。? ? ? 秋水芙蓉聊蕩漿,一樽同破愁城。蓼花灘上白鷗明。暮云連極浦,急雨暗長汀。”詞人把秋天的野渡、庭戶、晚山、鶴聲、白鷗、暮雨展現(xiàn)成一幅含著淡淡愁緒的畫卷。
牛希濟的《臨江仙》展現(xiàn)了洞庭秋月的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 ?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微風席席,水波粼粼,湖上凝煙,君山一點,月輪映照,玉樓珠殿。平湖秋色,繁星璀璨,橘林似火,曲徑通幽。羅浮山傳說中道教“第七洞天”,晉代葛仙翁得道之處。
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出自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 ?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上片寫內(nèi)心因思念而倍感孤單寂寥,下片回憶初見小蘋的情景。
李石的《臨江仙》·佳人描繪了一位閨中女子的深情與靈動:“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闌低喚小紅聲。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 ? ?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墻東畔小橋橫。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杜牧《秋夕》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