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產品助理被提問到的幾個問題

1. 你覺得一個產品很重要的特點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產品可能需要了解的東西很多,如運營,策劃,宣傳,開發,視覺,但是我們可以把握它的一個核心,兩個關鍵點。核心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關鍵點一個是怎么讓需求轉變成可開發的程序,另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用戶體驗。”

這個是前兩天看知乎的時候了解和總結的。知乎上有人說是需求,用戶體驗和粘性,不過我個人更同意粘性其實也是用戶體驗的一種,所以我更愿意以上面三個方面來說明產品的特點。

2. 你覺得要怎么和程序員交流?

這個其實沒有想好,我做過程序員,但是當時除了做活動的活動頁面由運營擔當產品的職務,其他功能開發都是自己擔當產品。感覺自己說的不全面,面試是說:“程序員都是很單純的,所以只要能和他們確認具體要做的事,讓他們都懂得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就可以了”,其實現在回憶起知道這種回答是很草率的。

現在想起來,應該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去和程序員溝通,第一是“時間觀念”,程序員很多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做一個事有可能會陷入進去,做到更精深,難免沒有時間觀念,但是做項目,都是一個時間一個時間的排列,所以我們要讓一個事情有規劃地進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醒程序員時間觀念的重要性。其次是“技術難點”,做這個事情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在評審的時候就要和開發了解清楚,如果不能實現,有沒有替代的方法,這些在評審之后就不能改動了,所以和技術之間溝通技術難點也是很重要的點。最后一點是“多交流想法”,產品規劃難免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可以不斷地和開發灌輸,如果你覺得哪些地方有疑慮的,都要記得告訴我哦,這樣我們的每一次產品才能成為自己每一次的成長。

3. 你覺得要怎么和需求方交流?

這個問題也沒有回答好,我回答說“邏輯上說服他,情感上要更加的有親和力”。

其實這個話說的挺虛的,好的溝通是"兩個人對事情能從不一致的點,最終走向一致。”在網上看了一些資料,覺得可以借鑒的是:需求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內部需求,一種是外部需求。內部需求的話要看優先級,即使是優先級比較高,也要先有后優。就像一個給消費者用的平臺,前端給用戶看的這個部分就要力求精致,但是內部管理平臺的話只要能實現最基本的管理功能就可以了,界面是次要的,交互也是次要的。外部需求很多時候需求方并不是很了解互聯網,而提的需求也不一定就是他真的想要的需求,或者這個需求在某一個時間節點和技術層面上可能完成不了。那么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聽他的,不和他走。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也可以從技術層面說服他們。或者可以給到一些替代的方案。“術”有很多種,但是我們更要時刻銘記我們的目標,就是往主動提出更好的方案為出發點,幫需求方更好地實現他想要的目標。

4. 你會不會用Axure呢?

我的回答是“上個月學的,我是需要什么學什么,這些都是工具而已”

這個回答我覺得還是很切中要點的,不過如果能在后面補充一句,產品的思路比工具更重要,但是靈活使用工具才能讓你的思路更加靈動。

面試通過了,我也終于可以進入我最初被拋棄但是又撿回來的產品世界了,而未知的前路其實還是有恐懼的,怕做不好,怕做不到別人給的期望,所以,革命剛剛開始,同志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

以此送給不斷照顧我,給我帶來溫暖和力量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