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相遇: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
縱然已經分開許久,傷痛也已撫平,回想起初相遇時的情景,小陽的臉上仍然笑得春風蕩漾,吹皺一汪春水。叫她小陽,時因為她的笑容總像晴天的太陽一樣燦爛,活潑開朗熱愛運動的姑娘。
那時候我坐在朋友家的沙發上,三五個人有說有笑。新春佳節,同學朋友聚會常有的事。
這時候,他進來了,手里捧著一束花。瘦瘦高高的,我第一感覺是:這個男生長得好干凈。
他走過來了,朋友剛要做介紹,兩個人卻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我們好像在哪里見過。
回憶的時候,小陽說,當時也沒想過什么一見鐘情,就是覺得這個人好熟悉,明明是第一次見面,卻像認識了很久一樣。可能真的曾經見過吧,畢竟在同一所高中讀書,有過擦肩照面也是可能的。她說,后來我們一直都覺得很神奇,以前確實不認識,但兩個人都有同樣的感覺。“原來,比一見鐘情更讓人傾心的,是一見如故啊。”我如實說。
他把花順手就給了那位朋友——是小陽的朋友,也是他的朋友。如同上門給主人帶了份禮物,只是一種尋常儀式,但后來那位朋友告訴小陽:其實花是我教他準備,打算送給你的,但是看你們當時合拍的樣子,花也顯得多余了。那一刻,小陽覺得他有心思,又機智,加分。
故事就這樣拉開了帷幕,不管前方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兩人都義無反顧。
2.溺愛河:我們考慮過閃婚
那次見面后,她給他留了電話號碼,隔了兩天,他才打通這條愛情熱線。
人就像茫茫宇宙中一顆星球,獨自運轉著,某一天兩個人選擇回眸對視,時間停滯,就是火星撞地球了。
兩個人開始沒日沒夜沒完沒了地聊了起來,彼此發現:你就是我失散在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呀!世界上竟有如此相似的兩個人,價值觀一樣(他們這么認為)、興趣愛好一樣、不管聊什么都能聊到一塊去、跟對方說話好輕松自在……好想山峰不再有棱角,太陽永遠不要下山,地球也可以為此停止轉動。她說:那時候的我沉浸在愛情的甜蜜里,整個人都是懵的。但兩個人還沒表明關系,畢竟只是見過一面而已。“但是我在心里很認定他。”她說。
新年假期在他們倆滾燙沒電的電話中度過了,他們要去往不同的城市,工作或上學。小陽跟心瓊一樣,因為復讀,比以前的同學遲一年畢業,當時是大四。
小陽在廣交會上兼職,時間安排得很緊,沒什么時間玩手機。有一天,他說:我去找你吧。
坐了一趟并不順路的順風車,“順路”來看望她。在附近的地方匆忙吃一頓飯,為趕末班車,他不得不早早告別。回去的路風有點冷,她披上了他的外套。分開的時候,我們都感覺到強烈的依戀與不舍,她說。
回去之后,他短信表白了,她答應了。
就像茫茫人海中,終于遇上一個有力的肩膀,和火熱的胸膛,我只想依靠。說這話的時候,小陽臉上的驕傲散去了,低頭抱住自己,有朦朧的淚光。
你知道嗎?現在每次在外面吃飯,我都會點回鍋肉,因為那天和他一起吃的飯就有這個菜,后來約會也是每次都吃,也算一種紀念吧,現在是一種習慣。說這話的時候,小陽輕松地笑了笑。
她說,我們從一開始都是奔著結婚去的,我們發展得那么快,完全剎不住車,我們覺得彼此已經完全熟悉了,生活細節什么的都非常合拍,我們就是要相守的生活,不講愛情俗氣那一套。
“可是你比我見過的所有的愛情都要狂熱與炫亮、夸張。”我笑著說。
“是嗎?”她笑了笑,“可是當時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就覺得很普通很尋常。分手后才慢慢回想,感覺那時候的自己好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根本考慮不了那么多。”
小陽深深吸了一口橙汁,如同把所有回憶都收進骨子里。
3.朋友說:你們真是天造地設
心瓊的畢業照在五月份,因為以前的同學朋友都早一年畢業工作了,所以我安排了五一假期提前拍畢業照,最好的閨蜜都過來大學城,一起拍閨蜜照。那時候小陽剛好來廣州找他,就跟我說那天她也過來。
那是我們第一次見到他,也是第一次目睹她戀愛的真容。怎么形容呢,就是天地之間化為虛無,我們都在看他倆在茫茫宇宙中上演偶像劇。我們都說:你們真的才認識幾個月嗎?因為,他們那種舉手投足間的甜蜜與融洽,倒像是偕老的白頭老翁老叟,超級和諧。那時,另一個閨蜜也是帶著男票來的,在一起快三年了,可是吵架吵到心思力竭(當然,現在已經結婚并生了孩子)。
我們都驚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愛情,太不可思議。
其實,在我們看來,他和她完全不是一路人,但是他們一起時那種和諧與完全不掩飾的恩愛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又不得不服。那時候,我們都說:不懂這愛情,但衷心地祝福。
他們就是那樣轟轟烈烈地愛著,像浴火的鳳凰,把自己燒得渣都不剩,她拼勁了全力,不想辜負上蒼這一次垂愛,她感謝以往遇到的所有苦難,只因她現在遇上一個那么完美的人。她以為,愛情就是這樣了,幸福就是這樣了,她想就那樣熱烈地生活著。
4.傷別離:你用了最殘忍的方式
那次畢業照后,我們就很少跟小陽聯系。我們已經親眼目睹過她的愛情,開始從傳言變為了深信,我們都覺得她倆肯定是幸福快樂地在一起。確認她分手了,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知道她傷得很深,不敢去碰觸,只是看她QQ空間發很多傷心欲絕的心情,后來又自己一個人刪掉。就像以前我們想象不出他們為什么愛得那么熾熱,現在更想不明白他們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分手。只是聽說,跟男方家長不同意有關。
那時候他們經歷過幾次的吵架與和好,她以為兩個人磨合一下就能變好,她以為憑他們的愛情一定能被時間證明,她靜下心來準備迎接細水長流。她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能打動家長接受她,只要他夠堅定她就什么都不怕。
她還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從另一個城市坐車來廣州找他。他帶她在廣州到處轉轉。他帶她來到一處海邊,那里有塊大石頭,海浪拍打過來,潮水又退去。她覺得很浪漫,深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他說:這是我跟前女友分手的地方。
她一愣,沒有多說話,隨著他的思緒走。聽到這里的時候,我想,那么悶騷的人,選這么特別的地方,難道這是在向你定情:
她是我曾經的過往,你是我的現在和未來。
她說,她也那么想過。
那天多是他自己在講一些事,她認真聽著,陪著。最后,他把她送上了回家的列車,臨別時說“再見”。他轉身,身影消失在越走越遠后模糊的車窗上。
離別的日子,一秒鐘也是難熬的。就在這輛別去的列車上,她繼續用手機,企圖與他聯系,想告訴他:還沒分開,便已想念。
這時候,她發現,他拉黑了她,電話打不通,微信發不去。
她說:我瘋了!
在車上經歷了世界末日般的幾個小時的忐忑,到家了。她瘋狂地去確認,這是不是意外,是不是信號不好。直到筋疲力盡,直到心灰意冷,她終于開始用盡全力地哭泣,哭到天昏地暗。她說,那段以淚洗面的日子,她都是靠著強迫自己運動與睡覺熬過來的。她一直給他發信息,只求一個解釋,“讓我死得明白,死得徹底”。他只說過一句話:忘了我吧,你很好,是我我對不起你。
一直很安靜聽她講故事,直到這里的時候我簡直炸了。
她說:所以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好好地想談個戀愛,不知道怎么就變成這樣了。
她一臉茫然。
我以為,所有的分手,要么就是好聚好散,起碼也是相互攤牌分道揚鑣。尼瑪,這算什么事。
所以你就這樣哭了幾個月?她說:嗯。也是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她明白了,他和她分開,并不是因為家長不同意而已。那一刻,好心疼她。她如同被戲耍的跳梁小丑,但她真的很認真地去演繹了她的快樂。
不能罵他渣男,畢竟我們都相信他們在一起是真心實意,她更加相信。但是這種弱智的分手方式以及分手都不敢說分手并且分手后自己又真的可以不聞不問云淡風輕的,我真的詞匯量不足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來再聽她說了很多的種種細節,我說:算了,分了就分了吧,對你是好事,你不適合他,他不適合你,愛過,就算了。
她曾經愛得那么真,飛蛾撲火,現在如果說他一句的不是,就等于在她心上割一刀,再在她臉上扇一巴掌。只是那么單純而熱烈的人,說實話我們都擔心她被騙被傷害。但實際上,不是的,她確實單純而熱烈,如果遇上下一個,她仍然會愛,如同不曾受過傷害。
5.再回首:不悔曾相遇,只恨太匆匆
故事講完了。根據劇情,我是不是該問一句:你后悔嗎?太唐突了,太冒犯,所以我不問。
但是她主動說了:
“你知道嗎?我并沒有后悔遇到他哦。”
后來我說給她擬了個標題,問她意見(其實是想確定我是否把握準了她的故事基調)。我寫: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她說:還是你們文人懂得表達。
其實不是的,我表達的美好,不足她真實經歷的十分之一。她說:是啊,那些神奇的感覺,怕是任何文筆都無法重現的。
她說:她現在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了,但她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放下了。她說:前幾天他又重新加我好友了,我們又像普通好朋友那樣問候、聊天。
放沒放下,我不敢把我的判斷說出口。我用很委婉的方式勸她,不想她繼續陷進漩渦。她明顯懂我的意思,但仍然跟我說:我不知道,我只是真的不想失去一個那么好的朋友,我們一起聊天真的很開心,如果刻意回避,才是真的放不下吧?
其實我們都知道,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在心里都又有自己的答案,說出來,不過是尋求一種理解與慰藉。
但是最起碼,在她說“我不后悔”的時候,我就知道,愛情來過,她曾愛過,我也就放心并且可以止住八卦之心了。我不曾懂得她經歷的美好,又怎可去放大她的悲苦。
最美的愛情,是不后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