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了致青春,心情很平靜,沒有意外,沒有失望,沒有波瀾,從頭至尾,我像醫生拿著手術刀做手術一樣,冷靜的旁觀銀幕上的青春故事,看著那些似曾相識的人,上演著似曾相識的故事,心中緬懷的,卻是新街口外大街19號那座校園里的人和事。
先說銀幕上的故事。
鄭微求仁得仁,得到了她想要的愛情,可是,我在她穿著水晶鞋踩在雪地上輕盈舞蹈的那刻,看到的卻是這段愛情注定悲劇的結局,那一刻的她不明白,對于沒有經過奮斗就到手的東西,哪怕是愛情,男人不會珍惜!男人總是羨慕自己得不到的,或者在失去后追悔莫及。可他的羨慕并不是因為那件東西足夠美好,值得追求,而是因為自己的占有欲沒有得到滿足,他的追悔莫及也并不是因為錯過了美好的東西,而是因為他以為后面會有更好的,結果到了最后發現自己一無所有!陳孝正如此,林靜也是如此,去美國實現事業的理想是借口,父親出軌依然是借口,他們的野心太大,欲望太強烈,他們絕不滿足于唾手可得的東西。
陳孝正在美國得到了他想要的成功,得到了他以前太缺所以迫切想得到的一切,然后,他發現自己還是不滿足,他發現以前被他棄之如敝履的愛情居然也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又回來尋找真愛,他還想重新開始愛,我只能說:陳孝正,你太貪心了!所有的好處你都想得到,你真是欲壑難填!成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你必須變成你以前最討厭的樣子,你收獲了事業成功,代價是用你愛的能力做交換!就像你說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個人為什么要依附他人才能生活,你用最殘酷的現實教會了鄭微這一點,你怎么還敢奢望她回到剛認識你的樣子?你是那個讓鄭微成長的人,這是你對于這個勇敢女孩的無悔青春唯一的價值!
林靜逃離的那七年真的是因為父親和鄭媽媽的故事嗎?這是誘因,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說陳孝正從小缺父愛、生活艱苦,讓他渴求事業成功的心特別強烈的話,林靜從小是生活圈子中的天之驕子,他貌似什么都不缺,但他缺乏刺激,他渴望冒險,他覺得已經得到的這一切都不能讓他滿足,他渴望贏得更大的挑戰,包括愛情。所以他特別輕松的拋下了他完全沒有努力就收獲的愛情,和讓他覺得有足夠理由離開的家庭,去追求未知的刺激和成功。他覺得小鄭微是他隨時回去都可以再次輕松俘獲的,說白了,他覺得鄭微是他的超級備胎,所以他有底氣連一句招呼都不打就消失。當他在外部世界遭遇挫折的時候,他想回去找備胎,卻發現備胎已經為另一個男人綻放如花笑顏了,失望的他只能離開,那塊從天而降的玻璃與其說扎在他手背上,不如說扎在了他心里,血流成河的不是手,而是心!施潔于他,就像鄭微于陳孝正,可鄭微是在不斷的受傷和學習中逐漸成長和成熟,施潔卻是阮莞和鄭微身上極端特性的合體,她認為愛情就是一切,其他的一切都要給愛情讓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所以,這一次林靜沒辦法輕松地拋下她一走了之,即使他那么想擺脫她,即使鄭微在最脆弱的時候又不顧一切的回來找他,可是,他注定擺脫不了施潔,成熟起來的鄭微在清醒過來之后馬上離開了他,他和施潔注定只能在相互折磨和控制中糾纏下去,無解,這難道就是生活對不懂得珍惜的人的懲罰嗎?
許開陽比兩位男主角要正常一點,陽光一點,這可能跟他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有關,他對物質不是那么渴求,他對成功沒有那么多渴望,他沒有那么多的包袱,所以他活得輕松,他也追求愛情,但他有分寸,懂得放手,他有他的驕傲和堅持,但他知道努力過還得不到最愛的,就退而求其次,選那個門當戶對能踏實過日子的,曾毓也是如此,愛過,付出過,沒有結果就果斷放手,全片只有他們倆最后在踏實的過日子。
順便說一句,曾毓是全片所有女性角色中最聰明也最狠辣的,我愛過的男人絕不會讓人輕易的搶走,在那個男人決定離開的時候,我會在他的致命處給予痛擊,讓他永遠記住我!雖然你死纏爛打得到了他,但只有我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在最后,還是要給你致命一擊。青春在這里是敵不過世故和算計的,這就是聰明人報復的方式,世界,注定是聰明人而不是熱血青年的~~~
阮莞是絕大多數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可女神往往都是紅顏薄命的,也許是因為女神的形象太過于耀眼,很少有男生敢于去追求她,結果最后就會便宜我連名字都沒記住的那個人渣,做女神其實是很辛苦的,女神很少能得到真愛,女神更不敢放下身段去追求真愛,所以女神的結果通常都是個悲劇!不要說阮莞的青春永垂不朽,陪另一個女人墮完胎,她居然對那個人渣說“既往不咎,下不為例”,我真想跳上銀幕給她一巴掌扇醒她!自己墮完胎,我以為她真的清醒了,她居然還抱著幻想在婚禮前陪那個人渣去看演唱會,我真想說,阮姑娘,這是病,得治!阮莞從頭到尾都沒有得到過真愛,阮莞從頭到尾都活在她自己想象出來的愛情中,那個人渣沒有愛過她,相親的醫生更沒有愛過她,鄭微至少有許開陽愿意為她跳湖、打架,可那個人渣在害死阮莞之后都沒有人替她揍他一頓,阮莞的青春是一團泡污,老張的暗戀只對老張自己有意義,我看到無數的影評在贊揚老張,可我覺得老張是個病人!
全片最好的一條隱藏線索就是四年堅持送阮莞滿天星的那個男生到底是誰,可是老張除了匿名送花和在墓碑前傾吐心聲之外,不敢有別的舉動。如果你真的只是想遠遠的看風景,在心里默默的愛她,你就不要做送四年花這么癡情的舉動,可是你既不甘心于默默地暗戀,又從一開始就甘當配角,其實是因為你太自卑,你用戲虐隱藏自己深深地自卑。如果說大學里你只能這么卑微的成為配角,那么畢業后,你為什么依然不敢找她,不敢勇敢的為她搏一把,和充滿斗志的鄭微相比,老張太猥瑣,所以在職場上,他依然是個失敗者,所以我說,老張是個病人!這種病態心理是中國很多八零后男生的普遍心理,也許是因為貧困的家庭,也許是因為城鄉差別,也許是因為身高或長相,但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以笑貧不笑娼、成王敗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基本價值觀的操蛋社會,和從小就培養順民的教育體制,泯滅和扼殺了太多青年人的天性和夢想,才造就這么多病人。這些病人平常掩飾得很好,他們背負著家族的期望、房貸的負擔、生存的壓力,他們用A貨皮鞋和假名牌把自己包裝起來,他們不敢追求理想、不敢追求愛,他們只能卑微而艱難的活著。在老張這樣的病人身上,我能看到虛榮,卻看不到真誠,能看到卑微的欲望,卻看不到人性的光芒,能看到隱忍,卻看不到不屈的昂揚的斗志!青春只屬于那些有勇氣、有生命力、有欲望、有野心的人,老張和片子中無數沒有臺詞的陪襯只有大學生活,沒有青春!只是別人青春的看客,他們自己的青春卻被他們親手掐死在觀望和隱忍中……
以上這些青春故事都沉浸在個人的小情緒中,只有朱小北是個異數,她暗戀許開陽,可許開陽從來不把她當個女生看,只把她當哥們,她假小子的偽裝背后,有一顆堅韌但脆弱的心。她在超市被搜身之后,用憤怒和反抗為自己的青春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注腳!哪怕代價是退學,她也要捍衛為人的尊嚴,這和她在包子鋪中對姐姐說的話一脈相承,她的自尊、自立、陽光和勇氣讓片中的所有男性都顯得矮小,也讓青春這個詞顯得不那么狹隘,在極端虛偽、極端勢利、不擇手段一門心思往上爬的黎維娟的映襯下,她的形象顯得那么美好和可貴,是她用血性為青春正名,青春絕不僅僅是郎情妾意、卿卿我我!因為這些鋪墊,結尾處她改名換姓成為洗腦教育專家就顯得尤為吊詭,凸顯出青春的美好和現實的悲哀。
我本來以為趙薇要在銀幕上狠狠的煽情,沒想到她能控制住,她把所有的情緒都控制的恰到好處,除了鄭微沖上臺唱紅日和朱小北怒砸超市這兩場戲,趙導痛痛快快的過了把癮之外,其余時間,她都在拿捏分寸,甚至在阮莞車禍的那場戲中,情緒依然控制得很好,整部片子不會讓人覺得蕩起回腸,但從頭到尾抓住你的心,從影院出來之后你能想起每個角色,你能腦補出他們的成長經歷和生活,你能久久的回味。我相信趙薇做導演一定比做演員有前途得多!
在別人的故事中,我能想這么多,我能寫這么多,我著實有些驚訝,我的故事呢?我會繼續往下寫嗎?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