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0年前,有一位玲瓏少年走在玲瓏山路上,這是位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少年,一個人在荒蕪的山路上渡玲瓏……
玲瓏,乃水靈、靈動之意,或顯出如山一樣的博大的胸懷來,展露歡笑的容顏盛妝迎接少年的到來。正如玲瓏山山門前的一副對聯:“山玲瓏,水玲瓏,山水玲瓏;鐘悠遠,鼓悠遠,鐘鼓悠遠……”當晨鐘暮鼓的古老聲音響起時,少年的心便丟失在此夜色溫柔的玲瓏山水之間。
夜是那樣溫柔靜謐,山是那樣深沉玲瓏;山那樣深沉玲瓏,夜那樣靜謐長眠。當少年一個人迎著夜的溫柔的風兒堅定往山路上前行時,山便從夢中醒來,與少年打了個照面,與是山中的氣象全部浸潤身上,青春的臉龐上顯露一番堅定從容。
山永不會老,山亦無言,而人卻會老,顏亦改變。山或能理解,少年渡玲瓏的綿綿心意,聆聽少年從不被羈絆的心,內心流淌山泉之水,叮咚作響,響聲叮咚玲瓏之中渡這位向著內心進發的翩翩少年,一位從時間深處走來的青春少年……
惟山大愛無言,惟水滴水石穿,惟少年輕無忌放豪言……與是,夜如一條大被子籠蓋在少年身上,被子如少女玲瓏的身體一般溫柔、纏綿。與是,少年不再那樣孤獨,如俠客掌劍在手,將深沉的夜狠狠地劈碎了一地,光明一片……
夜還是20年前的夜,少年還是那個20年前的少年,風流自古依然在,心卻荒草長無邊,好在山路上有那樣一盞燈,一盞20年前就點亮的燈,燈照亮指引向山上去的人,一盞燈隔著又一盞燈,照亮了歡喜的略顯疲倦的少年舊容顏。
往事或可懷念,風采不減當年,懷念夜的玲瓏山,虔誠朝拜這座山中一直蘊藏著的一位宋代最有才華的詞人(蘇軾)與杭州故人(琴操)的千古愛情故事,用雙手真心捧一坯泥土在那小小土堆的荒野……
或許夜是用來遣散今人荒蕪的心的,或許山也是人用來登臨的,玲瓏不算山,山卻玲瓏氣象萬千,才吸引無數人來渡,而少年偏要走在這彎彎曲曲的上山路上,或只為祭奠心中那個早己失去自我的另一面……
夜渡玲瓏,渡少年;年渡玲瓏,渡懷念;夜渡玲瓏,渡在山水玲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