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計劃】世界時間管理大師的異曲同工

大家好,我是易效能的葉武濱老師。

在前幾節課中,我們分享了GTD的思想,今天我們將把這個思想與另外幾個之前提及的時間管理的方法來一并做個分享。

所有的理念都是相通的,這叫大道至簡,最終的道理都指向一個。

記得我們談到過德魯克先生講過的:要做要事!

我們也記得講過:《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所提倡的---做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的事件。

我們也談到過“吃青蛙”的理論:馬克·吐溫講,每天早上起來我們要活吃一只大青蛙。

那我今天就把這個青蛙的理論深入地講一講。

博恩·崔西把馬克·吐溫這個理念發展成為吃3只青蛙,也就是說重要的事情要做3件,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在于把重要的事要首先做、用心做、做到極致!

大衛·艾倫所談到的GTD,讓我們把所有的事物:大腦的想法、接收到的信息......全部裝在一個收件框里面,把它寫下來,或者裝在移動手機的app的收件箱當中。

只有把一切事務收集下來,我們才可以對事件進行分類,刪除掉不做的,擱置將來要做的事情,把剩下要做的分成日歷,分成清單,清單可以再細分成為有截止日和沒有截止日的,按照情境來分的清單。

但總的分兩種:日歷和清單。

日歷上面是特定時間要完成的,沒有重要不重要。當然了,也許你約定了給某個人打電話或者回電話,它不夠重要,但是跟你約定了,你還是必須要做,必須做的事就要寫在日歷上。

這里的“必須”指的是:特定時間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也可以這么來理解:叫固定時間和日期的行動。

除此之外的事對時間的要求就降低了,根據情境可以適應變化,所以這樣的計劃能夠趕上變化。

當然了,日程表上你還是會選擇相對比較重要的事,但是它少,它不太影響大局。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管理清單上的事務,因為清單上的事情是多的。

那怎么辦呢?

我們就要尊奉這樣一個理念叫要事優先!

因為我們把事務都寫下來了,而且也用軟件很容易去做到分類,所以我們就可以標出重要的事情,我們把它稱作“青蛙”,青蛙一天不能太多,3只足矣。

“3” 其實是個概數,當你做完3件重要的事,你其實可以標新的3件重要的事情。

所以 “3” 其實是一個概數,不一定指具體的“3件”。

當我們能夠從清單上找到要事,那我們首先也能夠做要事,我們就會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不斷出成果。

即使你做不到早上一起來就吃活青蛙,但你可以做到要事優先。

比如說:在你具體的某一天,你可以先做日程表上的事情,到點就要做,比如早上10:00,你要給人打電話,下午2:00你約定有個外出,那你在這個特定的時間,你一定要完成。

除此之外,你就打開你整個的清單,你的清單上面有很多事,你就首先看到你現在所在的這個情境,比如在辦公室,你覺得這里可以很好地辦公,也沒有什么打擾,你就可以先吃掉在這個情境下最重要的青蛙。

也許你在做的過程中有緊急的事件發生,你就臨時去處理一下,回過頭來你還是去做這個重要的事情,這就是青蛙理論。

所以當我們運用GTD的思想,把所有的事都記錄下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分類。

當我們有了分類以后,我們就可以標出哪些事情是重要的,然后就可以根據我們所在的情境,優先選擇去完成。

當然,你可能聽了這么多節課,你還是做不到。

很多人告訴我說:“我有拖延癥,我還是不能夠專注。”

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我在后續的課程會陸續分享。

但是今天我們核心講的就是“吃青蛙的理論”,是要建立在收集和對事件分類的基礎上,我們把它稱作易效能時間管理的3個流程:收集、排程,以及我們下一步要講的執行。

這3個流程足以讓我們能夠收集所有的事物,并對事情進行分類,輕重緩急,然后挑出要事,執行的時候我們就做要事。

下一節課我們來講講執行是怎么回事,清單上的事情怎樣才能執行完成?

謝謝大家的聆聽,期待你給我更多信息反饋,如果你覺得這個音頻教學好,就請把它分享出去,因為人人都需要時間管理。


音頻

易效能線下課全球預約訂購系統

微信交流:douxiaohong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