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書房的愛情最幸福

最美麗的容顏終究老去,唯獨你的氣質深藏在你的腦海里。

文 | 卡卡他爹

拉上外套的拉鏈,午夜的有些涼;

因為習慣在朋友圈每天早晨八點鐘,發歷史上的今天的緣故,我特意再次了解了奧黛麗赫本的資料;

她自幼學習芭蕾舞,曾因付不起學費而在電影中跑龍套;

25歲憑《羅馬假日》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她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花甲之年,仍奔走非洲。

她是銀幕上的“窈窕淑女”;愛心與人格,更讓她成為不朽的傳奇。

1929年的今天,奧黛麗?赫本誕辰,天使降臨人間。很喜歡她在《羅馬假日》驚艷表演;

這是我看過最好最優雅的電影,沒有之一。深刻的演繹了赫本的個人本色。

美麗或許是每個女人終極一生的夢想,可是當一個人天生自帶顏值高女神。那她所得到不僅僅是同性的嫉妒;

更多的是一種紅顏禍水。在事業上順風順水,但是愛情婚姻卻處處碰焦。

沒有嘗到婚姻幸福的赫本,終于在1980年冬赫本與羅伯特·沃德斯相識于朋友的書房。

對婚姻感到失望的赫本與剛經歷喪妻之痛的羅伯特互相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在與多蒂離婚后赫本和羅伯特走到了一起。

1980年底羅伯特搬進和平之邸與赫本同住。此后的十余年兩人相濡以沫,雖未結婚,赫本稱羅伯特為靈魂伴侶。

這才是印證了相遇在書房的愛情都會幸福長久的。

想象過很多電影場景浪漫畫面,當然在赫本的葬禮上很多人穿著黑色衣服,神情嚴肅哀傷;

在磅礴大雨的洗禮下,襯托出氣氛的悲涼;當大雨滲入衣服身體內的時候,已不知是淚水還是雨水。

電影的場景固然是虛構和夸大的,可現實中的赫本香身玉碎的確是殘酷和冷漠的。

離開赫本的人生,我們現代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一個家庭;

承擔很多職責和責任,但從來沒有享受到什么很好的權利;

即使連綿不絕雨水落入地下,也可以滋潤土地,為莊稼獻出自己的力量。

這樣的及時雨是愛人歌頌和尊敬的。但如果明星和凡人一樣,下的多了,幫忙多了;

在某種程度上就會招人煩。可能這就是大自然和人類最悲涼的共鳴和和諧共同之處吧。

因為暑期已經結束,度過了人生第一個假期;

離開的生活里,因為我至少還有一個父親給我支撐這個不太完整家庭的天空。

如果說歲月是我們人生的天敵,那么我也不會想方設法去戰勝它;

我知道,歲月給每個人設定了時間的鬧鐘,鬧鐘響的那一刻就是我們該動身離開人世間了;

沒有人能逃脫,除非你原本未曾來過這個世界。

歲月和雨不太一樣,雨剛開始人們總把好的態度留給它,等它賴著不走,給人類造成非常大的困難的時候.

人們往往恨之入骨,而歲月總是把最好的留在后面,最好的安排是時間給予的,自己來掌握;

這讓我想起母親身體好的時候,我對此不以為然,只為索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自己考慮。

等到母親身體不好的時候,方才后悔莫及。最好的留在后面又能怎樣,享受不到的東西終究就是廢品。

所以,回憶一段往事學會時刻鞭策自己和對話自己,用自己覺得正確和溫柔的方式,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和年邁的父親。

從農村走出去,游歷了人生,增長了見識,又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喜歡鄉下的感覺,無拘無束,在下雨這幾天,時常仰望天空,讓雨滴打在臉上。

即使渾身濕透,也讓我感受內心從未有過的溫暖和舒服。周圍的長輩都是半城半農的農民了;

農民的出身,城市的人打扮和生活方式,但農民的記憶有其明確的永志不忘的忠實性。

盛夏的夜晚,坐在門外邊乘涼,看著路人來來往往,熙熙攘攘。

說著天,談著地,好不熱鬧。有的城里人騎著賽車帶著口罩路過鄉村,認為騎過農舍就已經很了不起。

我不屑城里的生活,生活在從城里的人一般只是從所謂的“逗留間”獲得一點“刺激”;

而我的寫作要求就是整個時間和經歷被我鄉下的長輩所吸引和引導。

在生活中,離開一個親友就好比找一件從未見的物品。

努力回憶亡親的點點滴滴,會忽然發現很多事情已如灰燼。

和“丟失”的物品一樣,翻遍了家伙總所有地方都找不到。然而當你無意間找到或做夢夢見親人的時候;

它與她就會瞬間出現在你的眼前。親情亦是如此,往往你越是渴望擁有的時候,越是事與愿違。

這就是陰陽相隔的悲劇。天晴向往下雨,連綿細雨時候想念晴天。好不自相矛盾啊。

人就是在某個年齡段,某個季節,某個天氣,某個狀態的時候,會覺得很多事情沒有做,正在做就會消極思想感覺沒有任何意義。

幸好在有限的時間里我還等得起。在還未雨停之前,這世上一切的悲傷我都承受得住。

因為我相信未來的某個日子,我離開這個世界那一刻,你會張開雙臂,讓我重新回到你的懷抱。

感受失去三十多年的母親的溫度。我不責怪離開我的太早,我只想撒嬌的說;

不好意思,人生,讓你久等了。

以前的日子,我們只會在夢中相見,以后的日子里,我會陪你走過春夏秋冬,陪你花好月圓,陪你細水長流。


真真是想念。雨越下越大,月下月久。

時間在一天不知不覺中飛速流逝,它所能做的,并不只是單單的讓你忘記一個人,或者一些事。

時間也可以證明,證明你本應該老去,而不是離世。而帶給我的,證明我在成長。

證明我似水年華的卻在孤獨,只是想訴說自己為了破繭成蝶。

孤獨的人就像一只蝴蝶,破繭成蝶前,總要經歷一段孤獨不安的時光。

雨季的鄉下時光里,享受安靜的環境才能讓你變得足夠理智,優秀。

只有這樣才有資格來說自己的年華老去。有人說不要沉湎于往事了,但是沉湎往事并不等于止步于當下;

因為往事局限在過去、當下和明天。

還未品味都成往事,成為奢侈的往事。何必于耿耿于懷浪費了光陰呢?

我有一個朋友,女孩子性格,孤獨大部分伴隨其左右,朋友總會憐憫她,她卻不以為然;

她說這世間比我可憐比我孤獨人很多。我不接納別人的憐憫眼光。

我覺得自己就是活的比別人更瀟灑更坦蕩。

人生活的給自己看的,管它是嘲笑聲還是掌聲。

自己的笑聲才是最有力量的。生活不是靠別人憐憫和施舍過日子的。

撒貝寧說過如果上天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你就要做自己最好的演員。

生活的劇本由自己撰寫,自己即是人生的導演,也是演員,平凡并不代表庸碌無為;

等待施舍也不代表驚天動地,活在自己所處的年紀,才最重要,最當緊。

當然撒貝寧還說過,無論這輩子愛或不愛,我們下輩子都不會見面。

是啊,今生很短暫,下雨天即使再漫長;

也會天停那一刻,明年的現在或許就不會再下雨了,深秋的鄉下,已沒有初夏雨夜的蛙聲一片。

愛或不愛,這有時就是一種等待,是為了更好的遇見。

柴靜寫的《看見》一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印象深刻。“痛苦是財富,著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失去陪伴自己的人,不必因寂寞而湊合活在世上,即使大雨傾盆;

我們還是會有時間,在還未老到無能為力之前,我們還可以懷念親人;

還可以活在鄉下,在夢中見到善良的人,和知性的赫本,宛若在書房相遇愛情一樣,來感受人生的境界是多么美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