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節真相告訴你,我大四到研一如何賺到10萬?實習兼職和理財(反雞精文)(1)

既算記錄自己的一段辛苦歲月,也算一段功勛,也希望給同處困境的窮學生們一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希望,同時明白生活不是雞精湯,不是投入一顆雞精就能美味的。

先說結果,大四到研一2年時間,2段500強實習,9萬總收入,1萬投資理財收入。

其次是自然前提,作者在上海,本科985高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是為讀者提供更全面的視角,因為上海生活成本很高,因此收入也相應高,在別的城市,同樣的經歷也許沒有同樣的收入。)

再其次是主觀前提,家里破產了,雖然在活過的22年里從沒想過“破產”兩字會跟我家有啥關系,但就是這么戲劇性的發生了,民間借貸資金鏈的斷裂,讀者中應該也有一些家庭是這樣吧。不提了。我是個無憂無慮又任性的女孩,作為家中獨女,有很多獨生子女的毛病,但我同時又是一個個性極強控制欲極強,極其喜歡被需要感,就像《歡樂頌》里的樊勝美一樣,我喜歡照顧我的家人,但不一樣的是我不是被迫的,而家里人并不想讓我活得那么辛苦的。但可能由于我媽媽從小的教育,我個性很強,貶義地說就是愛逞能,我喜歡那種成就感。說這些說可能有些后知后覺,像是在理性地分析當初的自己,而當初的自己是懵懵懂懂的,也完全沒有立什么我要賺多少錢的flag,只是從每個月心安理得地從家里拿1000塊變得不再想要這1000塊,但即使這個轉變也沒有小說里那樣刻骨心銘立下誓言等等。我甚至完全忘了是從怎樣的契機開始。直到我寫到這兒的這幾分鐘,我停下打字,仔細回憶,我是從什么時候不再要這1000塊了。

是一個電話,一個我幾乎忘卻的電話,爸爸打電話來說這個月可能要晚點給我打錢,說要先還下信用卡的錢,我當時滿不在乎地說好啊,無所謂。因為我卡上還有幾百塊,而且我們家算是小康之家吧,我從未為錢的事情擔憂過,因為自己也沒那么多的欲望。

我大概就是最普通的那種女大學生了,既沒有窮到要省吃儉用,但也從來不覺得chanel、Dior會跟自己有什么關系,上上淘寶買幾十塊的夏裝、幾百塊的冬裝,食堂打菜愛吃哪個就點哪個,想點幾個就點幾個,只要自己想吃。當然也有可能我那時是2015年,可能輕奢風還未到校園,也有可能就是我們班風如此,20幾個女孩子,大概只有一兩個會買幾百塊的包包和上千塊的風衣,大家都沉醉在淘寶上哈哈。現在回想起來還頗為開心,雖然我現在不再在淘寶上買衣服了,但我絲毫沒有為那段歲月感到慚愧和后悔,雖然現在看來當時買的很多衣服的料子和剪裁都很差,但當時就是歡喜呀就是覺得買得賺到了!那種開心是真實的,那種美麗也是真實的,因為那就是屬于那個階段女孩子的生活呀!什么樣的階段就是什么樣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記得很早之前看過一個迷你故事:十八九歲的女孩羨慕三四十歲女人的大牌裙子和奢侈包包,女人很無奈的說:“我才是羨慕你們呢,這樣好的身材和青春,連一條幾十塊的小包臀裙也穿得那樣迷人!我們這個年紀,必須要用一些有質感的衣物了。”?也許當時這則小故事增加了我的自信,讓我根本就沒有去關注過各種奢侈品牌,即使關注也是欣賞的眼光,就像欣賞西施一樣,但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吳王,壓根就沒有擁有的念頭。讀研后,邁入20這個新年齡后,更加理解了這個故事,的確,同樣一條質量低劣的包臀裙,穿在年輕女孩身上,看到的是青春是性感,穿在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身上,哪怕她的腿又白又直又長,依然覺得心酸,看著歪歪扭扭的剪裁,沒清理干凈的線頭,只會感嘆為何擁有這雙美腿的美女中年淪落至此!

哈!思維一回到大學便有些離散了,我一貫的風格,寫著寫著就跑偏了。回到正題。

也正是因為我這種不節約錢但也絕不會浪費錢的性格,家里對我一直很放心,錢都是要了就給,我活的很輕松,我不是苦大仇深一定要自己賺錢自己花的人,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我覺得父母在我上學期間給我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我同時也是一個適應力極強的人,強到我當時都意識不到,只是現在事后仔細回憶才后知后覺。當我爸在電話里不好意思地說:“那個……錢我后天再給你打吧,家里……可能要還一下……信用卡之類的”時,我察覺到他的尷尬和那種囁喏,這種察覺讓我很尷尬,也許是為了掩飾我的尷尬,我故作輕松地打斷他說:“啊呀,無所謂啊,我卡上還有錢呢,而且我最近實習有工資,不用給我打錢了啊!真的不用了”。我現在都不知道我當時怎么鬼使神差說出這樣的話,因為當時我根本沒有實習,囧,可能因為我身邊的同學都在實習吧,有一種實習的氛圍在,畢竟已經大四了,一個室友貌似實習賺的挺多的,但因為我已決意讀研,所以根本沒有考慮實習的事。但是,當時我也并沒有想到我可以拼命到積累了近10萬元的第一筆財富。人有很多潛能和惰性,都超過了人自己的想象。

然后,第二天,我開始投簡歷找實習了。投了很多簡歷,因為恐懼會沒有實習,但凡大公司和高薪水的都會投投看。漸漸續續地接到很多電話,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真是貪心啊,既想要大公司,又想要高薪水,所以四大、公關、4A類的我一概不考慮,因為找過實習的人都知道,這種公司雖然聽上去很牛也很漲經驗,但也正因為此,他們的實習生基本就等于沒工資,1天80塊, 1個月400塊這種基本上是標配(2015年時的行情),我其實想去的,我也知道這樣的大公司很好呀,不就差20塊嘛(當時的市場行情是1天100塊),但當時我就差這20塊啊!沒辦法!1分錢難倒英雄好漢!因為我必須考慮到上下班的交通費和午餐等等,1天80,真的等于白干,我怎么攢出來生活費和研究生學費?是的,我是一個計劃長遠的人,雖然平時我像一個小女孩一樣嘰嘰喳喳,但真遇到事了,我反而特別冷靜客觀,我當時就想到可能半年后的研究生學費要自己付了。所以,這里不要用什么“不要只顧眼前的小錢,要去做最有價值的實習,哪怕一分工資也沒有”這樣的雞湯來教育我。我一直很清楚,過去的我1天50塊、哪怕沒有錢,只要我對那份實習感興趣,我就會去做,因為對那時的我來說,機會比錢重要。但現在,錢比機會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條件為轉移”,“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現在有時候回想起高中時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只言片語,真的覺得很有道理。

但我是有底線的,我要去500強,我的簡歷上的公司必須是500強,因為以后我要靠我的簡歷去創建我的職業生涯,目前的窮只是暫時的,目前的賺錢也是暫時的,我還沒有盲目到為了賺錢去犧牲自己的職場價值。總之,也沒想象中那么難,就投著投著,也沒花多久,找到了一個1天110的500強XXX,還是我喜歡的戰略分析部門。其實當時還是猶豫的,可那家HR太能說了,特別會把握我們這些大四學生的心理(當時沒意識到,后來進去了才發現的),說面試我的直系領導對我特別滿意,很想要我,讓我下午就去簽合同,我說之后還有別的面試,再看看,她就說哎呀我們行程表都給你設置好了,趕快來確認下吧,下午我等著你哦之類的。讓我心理壓力很大,因為我下午馬上還有一個面試。我就在電話上打太極,她說讓我盡快確認吧,我稀里糊涂地就答應她下午給答復。我還是去了下午那個面試,感覺公司挺好玩的就去看看,因為是費列羅嘛,整天吃的一個東東,就很好奇公司里是啥樣的。其實面試挺棒的,因為給我拿了費列羅和飲料給我,哈哈哈哈,并說在那兒實習的話就可以吃,面試的哥哥姐姐人也很好~其實看到吃的我是心動了的,但后來百度了下說不是500強,XXX那邊又催的很緊,所以就半推半就去了XXX,其實當時還有一個澳大利亞小機構,開到了1天145塊,真心誘人啊,還給報銷上下班打車錢,但可惜只是個小機構,還是被我500強的硬性條件過濾了。看到這,可能有些讀者不理解我對500強的執念,還是解釋一下吧,因為我在大三時申請某著名快消品牌時被拒了,理由是我還沒有過在500強實習的經歷,因為當時課很多,1周只有1天半空閑,根本不可能找到500強愿意要的,一般都是1周3天。所以從那以后,我格外注意這一點。

不知不覺寫了很多細節,想吃快餐的讀者可能失望了,覺得我不知所云。但我想,這才是生活的真相,說一句賺10萬很容易,但1塊1塊地去賺到,都是有波折有故事,沒有某些雞湯里那么簡單,也沒有某些雞湯里那么艱辛。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省略細節去看,似乎很精彩,但look?into?details,其實很普通很平淡,但也正是這些普通和平淡,慢慢地堆積,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了我的資產從2位數變成3位數,從3位數變成4位數,又過了很久,從4位數變成了5位數。

總之,后來我進了XXX法資500強,大概也是緣分吧,這段經歷給我了很多,現在回想起來我簡直覺得愧對這家公司,因為我在培訓機制、team?building、年會等各種福利上和正式員工是基本一樣的,但我的工作職責和勞動強度遠遠低于他們,甚至還敢跑到天臺吹會風,有次下午不小心睡著了被老大拍了拍肩膀,天吶,現在想起來真是羞愧萬分!真是年輕不懂事啊!

1天110元,這是我的第一個收入來源,我開了源,便開始了節流,想起來也真是苦逼,但不苦逼怎么能那么快就攢下來錢呢?更苦逼的還在后面呢——1周3天的實習之外,或機遇偶然,或有心為之,我慢慢為每周剩下的4天找了歸屬。沒辦法,這就是一個貪心的人必須付出的——我既想要光鮮亮麗的簡歷以為將來找到真正的好工作,又想快速賺到錢。想要魚和熊掌兼得,那就是學會分身術,充分利用自己的24小時。有大概半個月時間,我每天只吃早飯和從學校帶去早飯做午飯,不吃晚飯,不是為了省錢,也不是為了減肥,而是我根本沒有時間吃飯,那時候,連洗澡都要趕著澡堂關門前跑進去,洗完澡已經想睡了。聽起來很苦逼,但其實并沒有,當時我挺自得其樂的,大概也是我的性格如此,我喜歡忙碌的生活,但我確實不太喜歡餓著肚子打著傘騎著單車的生活,但當時騎在單車上的我的心里是歡喜的,因為我在想我今天又賺到了多少錢,接著馬上又能賺到多少錢——這就是我開始賺錢的step 1的心態。

我努力還原我賺滿10萬元的每一個過程,生活的真相,不加一點雞精,不做半點意淫,生活就是這樣,趨于平淡卻又暗含精彩,精彩之后又趨于平淡。沒想著分成幾篇寫,無奈記憶涌來,細節太多,我不舍得割舍,而且也這是這些細節讓看官們看到高昂口號和雞湯成果背后的真相。所以不會再訝異于別人是如何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不是因為你沒有那份激情,不是因為你沒有那份睿智,只是因為生活沒把你逼到那個份兒上。而做到了似乎是傳奇的那些事情,其實分解開來,不過是生活的點滴,自然而然,沒有立flag,沒有痛哭,沒有心有不平,沒有心疼自己,沒有佩服自己,這些感受其實都是后知后覺的。事情發生之時,其實自然而然,平淡如常。

(待續)

PS:?歡迎各位簡友提出建議,讓我在接下來的大概兩篇里盡可能地提供對你們有用的細節,上文中有疑惑之處,也可指出,因為可能我也有疏漏,造成誤解。再解釋一點,我沒有在賺這10萬元時同時考研噢,這我是肯定做不到的。當初考研時為了考Top 3的學校,我基本每天都泡在自習室。家里也是在我考研初試結束后才告訴我家里的事的,所以我以上做的所有事都是在沒有別的壓力的前提下,是大四畢業的寬松環境下做的。知道這個前提也很重要。因為生活不是雞精湯,不是投入一顆雞精就能美味的,而是充滿了不安定、意外、沖突。如果再加上考研,我是hold不住的。

第二篇已出:用細節真相告訴你,我大四到研一如何賺到10萬?實習兼職和理財(反雞精文)(插文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