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伴隨著陌生的鬧鈴音樂,我在四點半準時起床,和住在同一房間的同事小Z相繼洗漱完畢,背上背包,前往預先說好的地方和大部隊集合。
我們在酒店一樓碰到了同行的其他人,于是相繼上了停在酒店門口的中巴車。我看了一眼手表,五點差五分,天色還是黑的,但是我們的心情還是有些激動的,因為我們要驅車前往廬山的秀峰。之所以選擇游客量極少的秀峰,是因為我們一眾都追求安靜的幽深美景,廬山秀峰正好符合我們的要求。
我們從九江市區前往星子縣,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霧,高速路口被封,我們改由省道前往,汽車沒有顛簸多久我們一眾就進入了夢鄉,一個多小時后醒來,我們已經到了秀峰腳下。
此時霧氣猶在,天色尚是朦朧,遙觀秀峰,仙氣縹緲,云霧漫漫。我們一眾十六人進入山門,問向導,向左行,山石密布,大部分都有題字,我戲稱這些字都是有氣味的,如果在山里住過的人應該是知道的,清晨的山是有極其清新的味道的。
向前走了幾分鐘便可以聽到山上溪水注入水潭的聲音了,水質之清,從沒見過。扶著巨石抬頭看溪水出處,卻被山體遮住視線,不知道拐了多少的彎,不清楚源頭的所在,只覺得扶著巨石的手掌感到清涼濕潤之意,原來是露水,細細望去,露水連成一片,從巨石邊緣滴下,最后點在了青石板的臺階之上。
同行隊伍中我的年紀算小的,我便有逞能之意,接過來前帶著的水果和餅干,加緊邁步攀登臺階。老實說,我之前并沒有如此攀登過高山,所以疾走了幾步之后便能感受到體能上的壓力,不過尚能應付。這時,幾個看上去登山鍛煉的人慢慢的出現在了我的后面,歲數約莫五十上下,都穿黃球鞋,步伐并不快疾,卻十分穩健,所以離我越來越近。既然有人追趕,當然會給我壓力,于是使出全力前進。這若是平底,把控好速度,合理分配體能,是可能做到的,但是我忘了這是在登山,和平地運動的體能消耗是極為不同的。眼看著幾個人就要趕超過我,我只能看著他們一一超過。索性我就停了下來,借機休息,此時我已經滿頭大汗,沒過多久,同行的隊伍也都趕了上來,大家稍作休整,繼續前進。
我環顧四周,天色已經放亮,山峰的頂點還被云霧繚繞,不能準確判斷高峰所在,耳邊的水聲越來越大,卻找不到聲音的來源,偶爾傳來一兩聲不知名鳥的叫聲,讓我想起上學時老師告訴的山林中最安靜的時候就是鳥鳴之時。
又向上攀登了一會,我已經是偷偷的齜牙咧嘴,渾身濕透了,來時每人都帶了一瓶水,我已經早早喝盡了。而此時我們整個隊伍也出現了個體的差異,幾個大肚腩先生早被遠遠拋在了后面,我和小Z作為團隊里的年輕人,理所當然的放慢腳步跟在最后防止有人掉隊,在后面的行程中我的體能便沒有出現問題,這也讓我更好的去觀看四處的景色。
一個山峰回轉之后,抬頭看去另一高峰上垂下一縷白練,其高度難以估計,等到再上一會臺階,就發現水的聲音越來大,再一抬頭,又不見了白練蹤影。和大肚腩同行者玩笑言語,又行至一個回轉之處,突然間眼界豁然開朗,遠處山頂上水流急下,正是同詩仙描繪的一致: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平行走了一會,就徑直來到瀑布之下,一塊石頭上書“九天池”臥于瀑布之前,水聲清脆悅耳,映襯著四處群山,真真的是一番好景色。
短暫停留我們就繼續登頂,大概是看到美景之后心情振奮吧,幾個大肚腩也興致盎然,雖然后面的行程越發難上,但是大家都沒有過多怨言。
當我上到一個平臺想遠眺景色時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到了云霧繚繞的高度,放眼望去一片白霧,什么都看不見,仔細嗅一嗅,連空氣都是濕潤的。
步行到一個緩坡,指示牌上寫了前方有個寺廟,果然有寺廟映入眼簾卻不見一人,信步入寺,依舊無人,正廳里傳來孩子的聲音,走近一看,三個四五歲的孩子正在讀書,此情此景不由引人思緒萬千,此處人跡罕至,當然屬于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了,在這里讀書才真正少了塵世間固有的俗氣,才算真正的修身做學問了。
一個個略有乏力,準備下山,恰逢遇到當地游客三人,經指點選了一條下山道路,真是應了古人的老話: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到陡峭處,上面的臺階幾乎貼著肩膀,加上露水濕滑,幾次險些滑倒,則后果難料。輾轉幾回,花了比上山多出兩倍的時間終于回到出發點,眾人皆似重生一般。
登山在近年來成為非常火熱的大眾運動,我想這和登入山頂帶給人的成就感和征服感密不可分,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想以后每年都有一次機會去攀爬各種名山,并從中不斷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