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文/麥克

昨天在【麥克HOST】用了一個問卷的形式,征集了一下大家對于【父母在,到底要不要遠游?】這個問題的答案。結果顯示,55%的人認為“父母在,不遠游”,45%的人認為“父母在,要遠游”,兩種答案的支持率差不多。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做這個選擇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今天就讓我們從客觀的角度,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昨天就在我發起這個調查問卷的同時,恰逢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三季》正在播出一期以“孝”為主題的演講,選手們都分別用自己的方式闡述了“孝”的含義,有的用社會上發生的那些“偽孝”的事例,來對比告訴大家什么才是真孝,以理服人;有的用自己和父親之間發生的最真實的故事,來表達“孝”的含義,以情動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豫在為選手拉票時說的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有一句話叫,‘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但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你把我養大,然后你獨自慢慢變老。在你變老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忙我的”。這句話當時深深的戳到了我的心里,我們很多人經常都會在朋友圈里發各種愛爸爸愛媽媽之類的話,然后在文字下方附上的卻是自己和爸媽很久以前的照片。我不知道都多少人在發“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句話時,是真正陪在自己父母身邊的,還是只是發發朋友圈讓大家看看自己有多孝順?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成長,到外出求學,再到后來離開父母到某個陌生的城市打拼,這一切就像是小鳥從依偎巢穴到能獨自展翅翱翔的過程一樣,我們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也會在某一天于另一棵“樹”上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庭。可是不管我們飛得有多高,飛得有多遠,自己最初的那個家,還有家中的老爸老媽(而他們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空巢老人”),永遠都會在原地為我們祝福,為我們祈禱。因為在父母的心中想得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不管子女在哪,在做什么?只要能平安、健康、開心就好。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生活中,每當父母看到子女回家的時候,都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每一對父母都需要陪伴,但為了孩子的事業和生活,他們寧愿選擇獨自終老。所以我們經常會在電話里聽到的都是父母的“報喜不報憂”。

我們為什么要爬山?因為山在那;我們又為什么要下山?因為家在這。如果條件允許,就多在父母身邊陪陪他們;如果真的必須要遠行他鄉,也請經常給爸媽打個電話,或者沒事兒的時候抽空回家看看老人,讓他們知道自己一切都好,別讓爸媽太孤單。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 ? ? ? ?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