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前準備,創造此勝的條件,清除風險,造成未戰先勝的局面,然后再戰,則戰無不勝:
1、成功可以預見:做一些難度較大,步驟較多的事情時要有一個習慣,提前在大腦中預演好整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挑戰,就能在寫方案的時候,讓大腦達到涌流狀態,根據《情商》的描述,這種涌流狀態讓我們的身心都收獲健康,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提前演練,你就成為了掌控全局的人,事情自然會沿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
2、招聘需求明確,路就不會遙遠,前期明確招聘需求,就能大大縮短因目標分散而導致的時間和成本浪費,大大縮短招聘周期。
二、持續的成功=戰略方向*組織能力
1、戰略方向是指是否能持續找到高獲利、高成長的空間。戰略方向向數字化3.0轉移(智能化、AI)。
2、組織能力:你的團隊優于競爭對手,能更有效的執行戰略。
①這一點做的非常好的企業是華為,每年華為都會去北大、清華等優秀學校招聘,將優秀學生納入公司,等其他公司再去招聘的時候,已經剩下的是表現中等的學生,還有他們的“斬首行動”、“斷臂行動”招聘競爭對手里優秀的員工。
②組織能力很難改變,如果沒有就會被out
三、成功的企業,最容易對過往的成功產生路徑依耐,他們的心態封閉,不承認自己的不足,因為心態封閉,他們對環境喪失敏感度,或者即使看到,也抓不住機會。
1、對周邊的環境保持敏感,需要的是有一個空杯心態,持續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越來越發現自己認知上的不足,所謂不知者無謂,等你知道的時候,你才知道你有多少個不知道和自以為是。
2、積極面對競爭、變化才是真的應對變革的方法。
四、企業的變化分為結構化變化和經營化的變化,三分思考外在環境變化(戰略方向),七分思考企業現在的優勢資源(技術、渠道、客戶、供應商)和組織能力,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和開放心態,才能將有效資源投注到高成長的空間(關注自身、保持專注)
1、《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面說,人應該將精力放在自己的影響圈(自己專注的領悟),才能讓影響圈不斷擴大,如果總是看著別人的影響圈,那自己的將不斷縮小。最終將變成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