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晨讀感悟】曉利 我更希望做個外向的人

前段時間,我看到了萬維鋼老師寫的一篇文章《外向好還是內向好?》他說了好幾個外向者的好處:1.收入會比內向者更高。2.更適合當領導。3.有強大的關系網。4.生活更幸福。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似乎更需要做個外向者,而一味的內向會吃虧。

【內心型人格】

在我的生活中,無論是去朋友家玩,還是去參加結婚宴,只要少說話,一個人悄悄的坐著,我給別人留下的映像就是我是個不愛說話的人,然后,我在大家眼里就是個內向的乖乖女。

內向者在一個嘈雜的環境里,會感覺很不舒服,會獨處,會讓外向者感覺這人很沒趣。

【內向者的困境】

內向者一般不擅長跟別人交流,溝通,很被動,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有種恐懼感,不愿意去跟別人說話,然后去找個安靜,偏僻的地方安靜的待著,以至于大家會認為這人高冷,難相處,遠遠的看看就好。現在的我比以前開朗得多了,以前我真的特別害怕去陌生人多的地方,去了我只會安靜的待著,偶爾有人跟我說話,他問一句我就答一句,找不到話題聊,特別尷尬,我就感覺特別融入不進去,想趕快逃走。以至于有陌生人的場所好朋友都愿意約我。

【內向者法則】

當我們想改變做個外向者時,得付出十倍的努力,這個過程也是倍受煎熬的,有的時候是自己不自信在作怪,自己想太多了,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現在我愿意去跟別人交流,我就想著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就好,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至于別人怎么說,那是別人的事了,慢慢的膽子也比以前大多了。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這個小小的改變,我真的突破了原來的自己,又進步了一點點。迎接我挑戰的還很多,相信自己。我考科目三的時候特別害怕做不好那些細節,考前就搞得我特緊張,當我通過考試后來回想,其實也沒那么難,就是心里在作怪。越是害怕就越是要去做,勇敢邁出第一步,去做了,才會發現其實沒那么難。

以前很多時候我不愿意去跟別人交流,就是因為找不到話題,也怕自己說不好話。現在我就主動找機會和別人聊,生活上的,工作上的,聊著聊著就聊開了,也聊的很開心。有的時候找不到話題聊,就是書看太少了。前幾天我看了一點劉墉的《說話的魅力》,話說不好,其實就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換一種方式表達,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堅持,用心的去專注,需要自己創造機會去練習。加油,相信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