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的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老公的生日,想想在一起整整一十二年,一個輪回了。

她給睡在左邊的孩子掖掖被角,親親紅撲撲的小臉蛋兒,多可愛呀,心里念著;又回頭看看睡在右邊的他,憨憨的傻樣子,她不覺抿嘴兒笑了起來。

窗外幾點星子一閃一閃地眨巴著亮晶晶的小眼睛,好像要和她說些悄悄話兒,輕柔的風撫弄得樓后的楊樹葉沙沙的響,像那幸福的嘆息。夜,靜謐又纏綿,她的心里蕩滿了柔情,不禁又傻呆呆地笑了起來。


她是青青,我最好的朋友,好得就像世界上另一個我。哎,她總是這樣,一陣風、一朵花、一串孩子的笑聲……都能讓她浮想聯翩,想著想著,或高興得跳起來,或傷心得什么似的。

記得研一的秋天,一個清冷的早晨,我們一個寢室的小姐妹吃過早飯往圖書館去,遠遠的,看到她一個人蹲在校園的一棵老樹下不知在干什么,我們悄悄地走過去發現她在撿落葉,便問她怎么了,她也不看我們,癡癡地說 : 秋天了,葉子都死了……我們笑個不住 : 唉,你是不是《紅樓夢》看多了,也要學黛玉葬花呀。她不理,只是繼續撿落葉。從此,同學們總笑她是胖版的林黛玉。

她們不懂,可我知道,她有一個自己的世界,美好得你們聽都沒聽過、想都不敢想。今晚白紗一樣漫流的月色、喁喁低語的星兒、還有枕邊熟睡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兒,她又犯了那呆病,想起諸多過往,一直想到12年前,他們初相識的日子。


01.?

2004年,于她,一個灰色的年月。考研失利、工作沒著落,家里生意失敗,債臺高筑。手頭拮據的她,只好厚著臉皮暫住姑姑家一邊著手找工作一邊繼續準備新一輪的考研。

就是在那個看不到希望的冬盡春初的三月,他打來電話說自己的工作定下了,非常理想的單位。他倆的長輩是故交,可巧又考到了同一所院校,兩家父母便時常告訴他們要互相照顧,慢慢的,自然比別的同學親厚些,但也僅限于比普通朋友近一點點,偶爾相約吃飯、偶爾校園遇到說兩句、偶爾打個電話彼此問候。

那天天氣很冷,天空陰沉沉的,呼吸間盡是水蒸氣的味道。通完電話他就跑去看她,許是聽出了她的落寞吧。正趕上那幾天身上不大舒服,她懶洋洋地偎在床上,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我不知道是她那天的可憐相還是談話間流露出的茫然無措,總之是讓他心疼了。那天他的眼神從某一瞬間突然不同,是她從沒見過的,說話也不那么自然,甚至有些微微的臉紅。

原來,相熟很久的朋友竟也會因為某個機緣巧合的瞬間而愛上對方。

此后的一個月,他隔三差五就會來看她,沒事兒找事兒地一天發好幾回簡訊,她心里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果然,一個月后,他給她發了一條簡訊,只有一句話 : 愿意和我同行嗎?雖然沒有太大的意外,但還是猶豫了很久,她攥著手機在姑姑家的小區一圈又一圈地走,因為她知道自己并不愛他,僅僅是談得來;但是,當時的她真的是家不趁、人不值,以為會一起走很久的人權衡利弊后找了個蹩腳的理由也離她而去,那段灰暗的日子,連街邊的風都是黑色的,她感到生活如此艱難,竟覺著自己被現實壓得連呼吸的力氣都快沒有了,狀態更是萎頓至極。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那條只有一句話的簡訊,心里想著,在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時候,還愿意牽起她的手一起走的人,一定是真心真意地愛著自己,在這個世故現實的世界上最是值得珍惜,甚至是感激的。至于愛情,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感受吧,也許是可以慢慢培養起來的。不知走了多少圈,路燈亮起來的時候,她回復他,只有兩個字 :好啊。

我理解她,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不管是誰都是很難拒絕一份誠懇、炙熱的愛。

在一起后的日子,他真的是把她當小孩子一樣悉心照顧,他總是摸著她的頭無奈又溫柔地說: 你呀,又懶又饞,還有點兒傻,我不帶著你,你可怎么混……從來沒有人對她那樣好,本來依賴性就很強的她漸漸地離不開他。

沒人的時候,她總是半真半假地叫他爸爸,因為她覺著他倆的相處模式更像父女。嚴格說,彼時,她對他的感情不全是男女之愛,更多的是感激與依賴。

她曾疑惑地問我 : 是這樣子么?別人也是這樣的么?我拂著她柔軟纖細的發絲輕輕地在她耳邊說 : 青青啊,你這樣像個小孩子,身邊最該有個像長輩一樣的人照顧你、遷就你啊,你要感恩。她抬起頭用一雙迷茫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我,充滿疑惑的目光又好像越過我定在了遙遠的某個角落里,半晌她幽幽地囁嚅著說 : 嗯,是哦……


02.?

被呵護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很快。兩年后,他倆帶著我們這些愛著他們的人的深深祝福,滿懷憧憬地步入了婚姻的神圣殿堂。婚后的日子里,他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好,連她的媽媽都感慨 : 他是不是上輩子欠你的吶?姑娘,你可得珍惜啊……云云。

她對他的感激之情越發濃烈,愛戀也悄悄滋長,更加離不開他那護子一般的庇護,直到2012年兒子出生。

那些日子,他剛剛升職做了工段主任,一心撲在工作上,各種原因,兩家老人都不給帶孩子。沒辦法,她只好請長假,一個人在家專職帶寶寶,一晃就是3年多。

日子長了,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漸次浮出水面,花前月下的年少情懷悄然消散,再加上他把精力全面放在熱愛的工作中,向來軟弱的她更是被常年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與無助折磨得精疲力盡、求述無門。

于是,他們之間性格上的差異慢慢凸顯。

他是典型理工男,踏實穩重,不愛說話不愛旅行,除了睡覺、手機看玄幻、電腦打游戲,再沒有其他愛好。而她則完全相反,她是典型文藝女,愛旅行愛電影,向往和自己的心上人手挽手、碎碎念。

本就內向不善言辭,全職媽媽的日子更是很少有個說說話兒的人,那些年,每天她都盼著他快點下班回家。知道他辛苦,在沒有一點背景的大國企能奮斗到這個位置實屬不易,他付出了太多。每每看著他疲憊的樣子,她也很懂事,從不纏著他報怨這、抱怨那,她只是希望他能多少和她說上幾句知心話兒、寬慰一下她的委屈與寂寞,然后,她就又獲得了應付新一天的挑戰的勇氣和能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日子久了,工作的不易、生活的細碎壓得他漸漸失了往昔的溫柔與耐性,越發的無言,他總是皺著眉頭,好像在想事情。

想什么吶?她總是這樣地問。

沒你的事兒,帶孩子玩兒去,小點兒聲。他總是那樣地說。

本就不夠堅強的她漸漸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人帶著個小寶寶在這世上孤獨地苦苦掙扎著,她很怕。她怕以后要一個人面對現實的風雨和人心的叵測,她怕自己做不好一個合格的媽媽,她怕他曾許她的溫柔與愛戀再也回不來……

只有夜深人靜,攬她入懷的片刻溫存后,她實實在在感覺到他的溫度時,她才覺著自己不是孤單的,感到自己應該、也許仍是被愛著的。至少在那一刻。

她是我見過最像孩子的小女人,脆弱得讓人心疼。?

孩子兩歲半的一個早上,她又怯生生地找了一個話題試著和他說兩句。剛說了個開頭,他就不耐煩地打斷她 : 行了,知道了!勉強被壓抑的怨氣再次涌上心頭,她哭著對他喊 : 你就這么煩我嗎?為什么就不能好好說話呢?要么不說話,那么一說話就不耐煩,不能好好的么?

他煩躁地呵了一聲 : 滾!然后一把把她摔到穿衣鏡上,撞得她一陣眩暈,胳膊肘青紫了一大片。聞聲趕來的婆婆推門進來,看到摔在地板上默默抹眼淚的她,忙問道 : 怎么了,你倆?他仍一心一意地寫著單位的培訓材料,頭也不抬地說 : 媽,沒事兒,別搭理她,沒事兒找事兒呢。婆婆神色狐疑地“哦”了一聲就出去了。

她的心都涼了。

她不想再說什么了,沒那個力氣了。她打來電話,幽幽地說 : 親愛的,原來兩個完全不同的靈魂真的是無法交流噠,我知道他愛我,我一直都知道,但他愛的方式太粗糙。在這段婚姻里,我感到無所適從,而他卻覺得這樣很好,好得理應如此。哎……

我不知道該怎么和她說,她其實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長不大的愛哭鬼,什么都不懂,生活的重擔全都撂給他,如果不是愛,他怎么能忍得了這一十二年?

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找他好好聊聊 : 再耐心些,好嗎?給她點時間懂事,給她點指引,讓她能看清些人情世事、眉眼高低。她在努力啦,真噠!

他沒說什么,只不住地點頭說知道啦,一臉的歉疚與后悔。以后的日子,不管多累多煩,他再沒動過手。她也告誡自己,不能無理取鬧,生活對誰來說都不容易,夫妻更要互相理解、彼此疼惜。


03.?

2015年冬,長假結束了,她回到了家鄉小城繼續著她那始終搞不太明白的工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她回去本來是辭職的,可領導的一席話說動了她,她想啊 : 是哦,自己的情況很難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再說了,想辭職哪天不行,先干著吧,全當出來散散心。

為此,做好讓她在家相夫教子的心理準備的他,氣得一個星期沒接她的電話。

她曾悄悄和我說 : 楠楠,知道么,剛回去上班的那一年,我是真的真的很開心,從懷孕到孩子快4歲,這些年,我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我真的太累了,我都快得抑郁癥了。我喜歡現在的日子,在家熱鬧兩天,再回來消停兩天,剛剛好,既不會太寂寞又不會太累人。作為過來人,我明白她短暫的逃離與那份不被理解的一個人的快樂。

“楠楠,怎么辦呢,我玩兒夠了,我想回家了。我不喜歡下了班一個人面對空空蕩蕩的破舊的小屋子,我想回家。” 去年冬,她又這樣地和我說。作為最好的朋友,我同樣理解那份放逐之后的心的回歸。她和他說了,他點頭微笑,說你早該回來,我養你娘倆一輩子。


秋草寞了,冬風盡了,她的心里開滿了春花。她一臉篤定地告訴我 : 好了,這樣的日子要結束了,辭職,回家。

“真的決定了么?不再想想?”

“都想好了,他同意我在家,他說我學會做飯就行,我要回去了,做一個賢妻良母!”

“真的這樣簡單?一大家子都靠他一個人養著?他既愿意,你就不怕孩子長大了說你是個沒用的媽媽?被最親的人看不起是個什么滋味,你能受得了么?”

她沉默不語,不再篤定。是啊,兩家都不殷實,沒有家底兒,全指著老公一個人的工資,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不好過啊。她思忖著。

“婚姻,不是避風港,是需要兩個人共同支撐的。責任,明白么?人啊,不能太自私了,懂么?” 我接著說。

沉默良久,她用小得不能再小的聲音沙啞著咕噥了一句“那我…我再想想…”,便掛了電話。那次談話之后,她再沒提過辭職的事兒。我知道,她想明白了。

其實,兩天一折騰的雙城生活很累,尤其下了夜班還有三個小時的車程真是遭罪,好幾次她困得差點兒睡過了站,這些我都知道的,根本不像她和別人宣稱的那樣自由且浪漫,她那樣說只是不想別人再問為什么。為什么呢?你們不知道么,自然這是當下最好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她用謊言面對旁人的質疑,也維護著小小的自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他的生日,沒有生日蛋糕、沒有一大桌子豐盛的菜肴,他說過日子么,處處省著點兒,咱們好換個大點兒的房子,五口人能過得舒服些。

“寶啊,到樓下給我買個豬耳朵吧,饞了。”他只憨憨地笑。

簡單慶祝后,家人都睡了,睡得很香、很沉,她只是睡不著,想了這許多,又打來電話和我絮叨 : 楠楠,我覺著自己雖然很蠢,但對這個家、對孩子,我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雖然兩頭跑很辛苦,但是想想啊,我不但能養活自己,每個月還能固定剩下2200元整,負責孩子的一應開銷,你說說,我是不是很省錢很會過啊……她一邊絮叨一邊癡癡地笑。

我為她高興,真噠,因為她終于懂得了什么是“擔當”,明白了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還有那一份不可推卸的厚重而甜蜜的責任。

青青,祝福你,別急,老天不會虧待善待生活的人。

夜真的很深了。親愛的,晚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