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10):周紀一(卷一)濁澤之戰 韓趙互斥

周安王七年(公元前369年)

之前魏武侯在世時,并未指定儲君人選。其薨逝后,二子爭位互斗(魏?和公中緩),魏國大亂,魏國大夫王錯叛魏投韓(查了下百度,王錯竟然還是鬼谷子的爹)。

公孫頎對韓懿侯道:“魏武侯薨逝,魏國大亂,可趁亂取之。”韓懿侯便與趙國合兵討伐魏國,雙方大戰于濁澤(今山西運城),韓趙聯軍大破魏軍,兩軍將魏軍團團圍住,并準備徹底消滅他們。當夜,趙成侯對韓懿侯道:“殺魏?,立公中緩(公子緩、魏緩)為魏王,然后讓魏國割地給我們,這樣對你我二國都有利。”韓懿侯道:“不可,若殺魏?便是殘暴,割地后再退兵那是貪婪。不如將魏國一分為二,讓魏?和公中緩分頭管理。這樣能削弱魏國勢力,使其不強于宋、衛兩國。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魏國對我們的威脅了。”趙成侯不從,韓懿侯不開心了,率韓軍連夜離開戰場,之后趙國也退兵。兩國軍隊一撤,魏?便殺公中緩后即位,是為魏惠王(即梁惠王)。

結語:從韓趙兩人對話中看得出,就以魏國當前的形勢而言,兩人的辦法都很妥當,只要從一人之言,魏國就會從此衰弱,分崩離析也近在眼前。可偏偏兩人都互不相讓,致使兩國各錯過一個強國之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