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正確的選擇”?

每當面臨選擇時,我們總會考慮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甚至幻想一旦做錯選擇會有怎樣怎樣的后果。但是,所謂的“正確的選擇”究竟是怎樣的呢?

記得剛畢業那會兒,因為考研失利,找了份工作,干得比較順利,工作的生活并沒有多么不適,但似乎也并沒有多少驚喜。可是,心里總是有個疙瘩解不開。考研期間關注的公眾號還沒有取關,一有消息我還是總會忍不住點開去看,想了很久,我知道,我心有責備,一戰失利很大原因是自己沒有全身心投入,我想二戰。那時候已經畢業的我在單位附近租的房,工作也漸漸穩定下來,自己的開銷并不多,每月還可以結余一點,如果二戰,我想專心備考,要么就找個大學,在附近租房;要么,回家復習。最后,我選擇了回家。

現在想想,這樣的選擇的確很不明智,辭掉工作意味著我將斷掉收入,在家備考意味著備考這段時間我將沒有工作經歷,一旦考不上,這對日后找工作將很不利。是啊,那時候也十分擔心,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

做了決定,帶著不安和不甘,我開始了半年的閉關時間。從收集好資料,買好備考書目正式開始復習到上考場,162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晚上十二點休息,中間給自己放過兩個半天的假。自律是一方面,自己的心情與心態十分重要。由于是一個人在家復習,每天基本不怎么與人交流,偶爾上網,卻也沒心情找人聊天。時常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每當這時我總會站在陽臺上看看天空中飛過的白鷺和朱鹮。也有過心情崩潰的時候,一個人邊看書邊哭,哭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除了自己,還要抵抗的就是家里的環境。我的家庭關系并不好,父母總是吵架,吵完架就冷戰,心情不免受影響,但卻無法避免,一面頂著高壓復習,一面忍著家里的戰爭。那時候,一心想要考上,想著考上就離開家。時間很快,每天對泛白的天空說早安,對當空的月亮說晚安,終于踏進考場,像平時復習那樣認真的寫完最后一筆。

考完那天下午,走出考場時天下起了小雪,心情就像一朵云,輕飄飄的在天空蕩著,第二天一早買票回家,一覺睡到自然醒。

等成績的那段時間,心里想了很多,考研、工作、成長。考研二戰讓我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自己,那個愛哭的自己,那個堅強的自己,那個有毅力的自己。回家二戰到底是不是正確的選擇?答案似乎并不重要了,做過選擇后,全力以赴,也許這才是最該做的。

生活是一趟沒有返程的列車,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我們日后的節奏,什么是正確的選擇,什么又是錯誤的選擇,誰又能給我們指引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我們總是期望著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人生之路能一帆風順,但事實上,我們總是踩著自己給自己挖的坑以及別人踩過的坑向前走。做選擇之時總是思前顧后判斷正誤,還不如在做了選擇之后拋卻顧慮,全力以赴。

二戰期間,父親總愛安慰我跟我說“不要把考試太當回事,重在參與,結果并不重要”。但二戰這場經歷告訴我,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有資格說“結果并不重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