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Seven: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Seven:
【注釋】
1、物:指“道”?;斐桑夯烊欢?,指渾樸的狀態。
2、寂兮寥兮:沒有聲音,沒有形體。
3、獨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獨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絕對性。
4、周行:循環運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萬物由“道”而產生,故稱“母”。
6、強字之曰道:勉強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無邊無際的、力量無窮的。
8、逝:指“道”的運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狀態。
9、反:另一本作“返”。意為返回到原點,返回到原狀。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為人乃萬物之靈,與天地并立而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間之中,宇宙之間。
12、道法自然:“道”純任自然,本來如此。
陶小云:
每天取一點經,吸收不同的能量,謝謝群主的搭建!
Seven:
大道至簡,如果直接入道,一個無,一個空,一個合,一個太極
毛竹先生講的很透徹
Seven:
道為天地之母,渾然天成。又道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Seven:
人居天地間,所遵循的道的規律。
Seven:
是謂道法自然
云淡風輕~張書云:
混沌天地之源,萬物之母
云淡風輕~張書云:
@Seven嗯嗯!我們都是一個體,
云淡風輕~張書云:
我們是屬性相同嗎?道的產物
Seven:
是,也不是
Seven:
都是一體。無縫連接
Seven:
這是為何去掉分別心,就看懂
云淡風輕~張書云:
那還是太極,有兩面,看似兩面實則一體
Seven:
一個無,一個空,一個合,一個太極
Seven: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講的是太極
云淡風輕~張書云:
太極還于無極
云淡風輕~張書云:
無極,虛空
Seven:
一起讀,一起悟
云淡風輕~張書云:
@云淡風輕~張書云
其實就是你自己[憨笑]
云淡風輕~張書云:
@Seven是的,真我,那個好像失聯了好多世的真我,那個真實的本真的我
云淡風輕~張書云:
@Seven感恩今生的遇見,因為沒有知音,都不敢說
何義峰:
你倆說我看著呢[壞笑]
Seven:
你看,把何嚇跑了[呲牙]
云淡風輕~張書云:
不明白的人,不理解認為都是虛無縹緲的,甚至認為不正常[偷笑]
A天銀汽貿.大運重卡A:
道是須.德是行.是顯.我本自足.是萬物的主宰.就看我們自己修的是是順天道.還是逆天道.人本善良.
何義峰:
輸過敗過何曾怕過[壞笑]
云淡風輕~張書云:
輸過敗過我何成怕過.我依然是我[偷笑]
Seven:
[呲牙]樂談道德經[呲牙][呲牙][呲牙]
何義峰:
見小曰明,一直到大道無名,甚至于無形
何義峰:
人從無到有,修得從有到無
云淡風輕~張書云:
@何義峰好聰明[強]
何義峰:
無就是萬有,有就是著相
何義峰:
著相就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云淡風輕~張書云:
感恩分享!人生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來走完全程,今生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提前給我們定制好的,人從一出生到走完全程是一個返還的過程,其中要經歷體驗各種課程愛恨別離,財色名利,貪嗔癡,這是一個借假修真的過程,知不足而后足,所以說修行是一輩的事呲牙]人這一生都是修行來的!
何義峰:
也可以說是借真休假
云淡風輕~張書云:
做到斷舍離[呲牙]就悟道了![偷笑][偷笑][偷笑]
何義峰:
真假就是糾結,無才是一體
云淡風輕~張書云:
@何義峰嗯嗯可以這么說[強][強][強]
何義峰:
斷舍離其實不用刻意為之
云淡風輕~張書云:
凡有為,都是有限的為
云淡風輕~張書云:
無為而無所不為
何義峰:
@云淡風輕~張書云這個不用說的姐,當斷則斷當舍則舍
何義峰:
舍不得是因為不夠痛徹心扉,要不就是愛的不夠轟轟烈烈[呲牙][呲牙][呲牙]
云淡風輕~張書云:
修心.修格局.修靈魂.
Seven:
修,簡而言之,放下
云淡風輕~張書云:
@何義峰七情六欲世上的一切相都是假的,只有自我本性才是真的,今生遇見好好珍惜是莫大的福報[強][強][強]
何義峰:
就像菩薩一樣,本自一體,沒有性別,又本自萬千,心生萬千法
Seven:
如何做到,是一個人生課題
何義峰:
人生的經歷就是在得到放下得到放下的循環之中
云淡風輕~張書云:
取舍之間大智慧
云淡風輕~張書云:
今天的分享太受用了,[強][強][強]
何義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云淡風輕~張書云:
人生就是不斷的知錯改錯中提升自己[強]
何義峰:
修什么,身心靈
何義峰:
有的人身心靈同修,個人感覺要漸修
云淡風輕~張書云:
徹悟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到的
何義峰:
嗯
云淡風輕~張書云:
今天聊嗨了
云淡風輕~張書云:
由佛入道,就是先修心再悟道
何義峰:
你們繼續,我要干點人事了[呲牙]
唐永莨:
@云淡風輕~張書云悟性太高了,我們還悟不到
道中梅花: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個人感悟
道中梅花:
遠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中梅花:
讀出了,反者道之動的味道
道中梅花:
再遙遠的,最后都會返回原地,人、地、天、道都在自然里
道中梅花:
想起一句話: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道中梅花:
所以,無論外面走了多遠的路,落腳點,永遠都在己心頭呀
石家莊新生活化妝品誠招加盟(陳):
心有靈山,莫向外求
木懷山:
把虛無的自然本性,養成一個實在的能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