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這句話并不是某運動品牌的廣告標語,而是一個丫頭教會我的生活態度和處世之道。
2005年我順利考入長春的一所高校,我的人生貌似到達頂點后“泰極否來”。大一我與獎學金擦肩而過;大二同時栽倒在計算機等級考試和CET?6中;大三又以考研忙沒時間為借口,沒有補考失誤的計算機上機操作從而導致已經通過的理論考試作廢,而英語六級再次低于425;大四,當大家都在為畢業狂歡的時候,我再次放棄了CET?6,因為我覺得大家都在哈皮,我哪有心情復習。
而后的事情讓我為自己的懶惰悔青了腸子。因為我就讀的是研究所并非高校所以沒有組織大學英語考試的資格,而其他高校又不允許非本校學生報考。我有點傻眼。?禍不單行,在身邊的同學紛紛通過了碩士英語的免修考試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博士學位英語時,我掛在了期末的學位英語(A)上,也就是說人家免修的東西我學了半年后掛掉了!嗚呼哀哉!那時候我好像很煩躁,具體的說,我是迷茫。我不知道怎么面對這種壓力,四面八方的,同學的導師的,有形的無形的。后來狂吃,變胖,更郁悶……
那時候有個丫頭在我們北邊不遠的那所高校。有時候想約她出來她總是說:“好,我看看。明天下午2點到3點我有時間…哦不行不行,忘了一件事,那就2點半到3點?”我瞬時間想輕松聚會的想法就崩塌了。間或找她蹭飯,總得看表,并且在吃完一定需要解散自由活動,因為“還有事”。在我掛科后的一段時間她問我要不要一起報個班學個雅思?我當時連雅思是啥都不知道,但我想既然沒有過六級,考個神馬雅思彌補一下也好,順便還可以一起過周末。然后就被她拉下水……
報名費很貴,讓我心疼肉也疼。報名后我問她:你要去留學???她的回答讓我更肉疼:也不一定,先學著,以后用著就用著了,也可能不考。。。幸而一起學習的日子還是很快樂。說起來也有點像狗血的勵志劇。我記得北京的冬天還是比較冷,我們上課還要下一個大坡再上一個大坡過一個橋(貌似叫展春橋),坡上常會結冰,我經常推著自行車呼哧呼哧地爬過。還有個周末北京沙塵暴,那個黃沙啊……總讓我想起一句詩叫“亂什么漸欲迷人眼,什么都能沒馬蹄”。她很一本正經地跟我說:詞匯量是王道!然后給了我一個表格,把單詞分成30組,循環記憶。最狠的一天需要記憶5000個單詞。她又跟我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回去做閱讀?。 泵看挝叶己茈u血,甩開膀子就干。有一天課很滿,晚上又停電,我用鑰匙鏈上的小彩燈背完了當天的詞匯。當我終于受不了的時候,閱讀課老師來了這么一句話:“人是累不死的,但是可以懶死?!蔽翌┧谎郏艿ǖ剞D著筆。
春暖花開的時候結課了,我也得到一個去外地考六級的機會,因為是社會報名,費用是很高的。她跟我說先報,也許就過了。我又心疼肉疼的報了名,然后每天吭哧吭哧地背單詞做閱讀。當滿街開滿花裙子的時候,我的夏天也來臨了。我終于在第六次CET?6考試中及格了,并通順帶通過了學位英語A。當我無比興奮的時候,我看見她在校內外的一條狀態“這么晚了我還不能睡”,時間是后半夜,再具體的說是凌晨一點。我問
“你干嘛呢”
“寫論文
”“為什么趕這么緊?”
“導師說可以選擇兩年畢業?!?/p>
……
保福寺橋北,?五道口西的那所高校,相當著名。很多學生優哉游哉想在里面多享受一年大學生活。她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加緊了腳步,畢業,就業了。到了另一所很著名的藝術院校當老師去了。后來她畢業的第二年留京的戶口名額大大緊縮,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得益于那張CET?6的成績單我找到了現在的工作。后來我們分別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年后我有了寶寶,深感不會開車的不便。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報駕校學車,怕帶孩子沒時間。她跟我說:“你先報名,有空就去學。”后來我又糾結要不要參加職稱考試,她又跟我說“先報,備不住就過了”。這兩件事的結果是我順利的拿到駕照,職稱考試掛了一門卻不是因為想象中的沒時間。
后來我回想那些日月翻飛的日子,什么時候我開始轉運。是那些寒冷的周末的清晨,我爬起來上課的時候;是那些困乏的正午,我喝足咖啡奔向自習室的時候;是那些回蕩著薩克斯悠揚的《回家》的深夜,我從空蕩蕩的教學樓被趕出的時候。?那時我在百度上搜了她的名字,看見了她在本科期間的獲獎論文,恍然大悟何為她的“幸運”。
今年有同事問我要不要搭伙一起考個一級建造師,我的第一反應是“先報名吧”而不是“要帶寶寶沒時間”,盡管真的有點沒時間。
這是一個好的轉變,這么久了,我的身上也燃起了一個大火把,上面赫然寫著Just?Do?It!
想做就去做,立即!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