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運用它,而不被它掌控——《DK兒童情緒管理—我不生氣,冷靜是種超能力》134

? ? ? 情緒管理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但是我們并不能期待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這種技能。因為這是大腦前額葉皮層逐漸發育完全的階段,而人的情緒成熟性、自我意識和判斷主要受前額葉皮層影響。大腦的發育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是處于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通常認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叛逆、懶惰、沒有責任感等問題,是可以從人類大腦發育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釋。

? ? ? ? 簡單的說:管理好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認你擁有的憤怒、傷心、無助、焦慮、悲傷等等,它的存在是合理的。而生活中恰恰相反,大人們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而容易忽略孩子們的情緒。孩子們出現發脾氣、哭泣的時候,家長往往會粗暴制止或者直接忽略。事實上,孩子們都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來積極面對生活,需要培養意志力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向他人傾訴以及尋求支持和幫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備技能。在我看來,擁有健康的心理和擅長數學或體育同樣重要。

? ? ? 《DK兒童情緒管理—我不生氣,冷靜是種超能力》強調用科學、理性的態度,跟孩子一起認識情緒,準確表達情緒。英國place 2 Be學校一直將這本書作為教材一直使用至今。

? ? ? ? 這本書有人建議8歲以上開始閱讀。我覺得6歲左右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了。是一本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情緒管理書。尤其是家長早一點從科學的角度理解情緒,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幫助。

? ? ? ? 這本書依舊保持著DK一貫的風格,圖文并茂,易于閱讀和理解。首先情緒是什么?我們知道情緒有很多種,但是到底有多少呢?本書用小圖畫的形式介紹了“興奮、緊張、害羞、喜愛、厭惡、冷靜、自信、難堪、高興”九種常見的情緒。科學家認為,人類對事物的所有反應最基本的是4種情緒“快樂、憤怒、恐懼、悲傷”。我們首先對這四種情緒有個清晰的理解就夠了。這樣我們對“情緒”這個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有了清晰的認識。

? ? ? ? 接下來,情緒從哪里來?書中同樣用清晰的圖片和反應步驟圖,完整的解釋了這個問題。原來人的身體對情緒的反應要比大腦快。可以留意身體的情緒化表現,比如生氣的時候“手臂活躍”,所以生氣的時候孩子會用手打人。“厭惡、快樂、憤怒、悲傷、恐懼、嫉妒”每一種情緒對應的身體反應都詳細的用圖形展示出來,孩子很容易理解。

? ? ? ? 前面我們說:管理好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認你擁有的情緒,它的存在是合理的。這一點書中也做了講解。

? ? ? ? “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哪怕是憤怒、恐懼和悲傷這些通常認為的壞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情緒是自然流露的,它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自己”。比如:因“憤怒”使我們敢于保護自己;因“恐懼”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逃跑;因“悲傷”會讓別人知道我們需要幫助…… 情緒可以讓其他人更懂我們,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我們經常看見男孩摔倒了,剛想哭,大人在一旁說,男子漢不要哭,要堅強。好,男孩選擇憋回去。這時候我們忽略了孩子自然而然需要表達的情緒,接納我們的孩子,接納孩子們所有的情緒,讓孩子在充分的接納中自信的成長。

? ? ? ? 上圖是一張“憤怒冰山”圖,和正面管教理念一致。“憤怒就像是一座冰山,水面上能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冰山的大部分都隱藏在水面下。”我們能看得到的只有冰山上的“憤怒”,而產生憤怒的原因都隱藏在冰山之下,可能是尷尬、無助、孤獨、壓力、焦慮、陷入困境、緊張、嫉妒、沮喪等。

? ? ? ? 我曾經跟女兒一起讀過這張圖,她曾經因為做錯事感到尷尬而發脾氣,當時我能感覺得到。我試圖用這張圖片讓她明白,不是所有的憤怒都是“生氣”。讀完之后,我發現她是可以理解的。我問她,你看其實你有時候發脾氣不是真的生氣,有時候會是需要媽媽幫助你了,有時候是因為做錯事情不好意思了,對不對?她害羞了一下,然后說:對!等她再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回想這張圖,討論為什么發脾氣。我也不期待一次討論她就完全理解并能掌控她的情緒。但每一次討論我都認為是我倆一次有價值的學習。

? ? ? ? 正面管教說:不要只關注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多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冰山上我們看得到就是“行為”,看不到的,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究的是冰山之下的“情緒”。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是他需要幫助的時候。

? ? ?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控制情緒的方法,我不一一贅述了。與孩子談論情緒問題永遠不會為時過早,和孩子一起閱讀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