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陳凱歌的期望值太高了。
為什么?因為《霸王別姬》。
由于《霸王別姬》實在太過優秀,以至于陳凱歌之后的電影之路,走的越來越不順。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霸王別姬》根本不是陳凱歌拍的。
這也可以理解,就好比一個歌唱演員進行一次演唱,一張嘴就連續8個HighC,這么唱的話,那除了帕瓦羅蒂,恐怕沒幾個人能再往下唱。
這次《妖貓傳》上映,雖然算不上一部偉大作品,但陳凱歌深厚的電影功底,對于電影的敬愛之心,顯露無疑。
這是一部歷史題材電影,同時也是一部懸疑推理電影,最后甚至演變成了浪漫愛情電影。
影片一開始,由一只口吐人言、專吃眼珠的黑貓拉開序幕,它不挑食,魚眼珠和人眼珠都照單全收。除了吃眼珠子,殺人、整人也是它的日常活動之一。
當然,他不是毫無規則的胡亂殺人,大唐天子、金吾衛、金吾衛統領陳云樵、陳云樵之妻春琴以及年邁的老宮女,這些人物顯然不是一般的平頭百姓,在他們看似關聯不大的人物關系中,到底隱藏著什么?妖貓跟這些人有什么仇怨?
除此以外,妖貓竟然知道白居易在寫《長恨歌》,它想把真相告訴白居易,讓白居易的美妙幻想被擊得粉碎。
真相是什么?
白居易與日本驅邪師、沙門空海踏上了艱難的探案之旅。
《妖貓傳》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奇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繼《無極》之后,陳凱歌再度挑戰奇幻題材。
該劇制作團隊堪稱頂級,編劇王蕙玲,《臥虎藏龍》、《飲食男女》和《色·戒》均出自其手;主演黃軒和染谷將太是中日兩國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演員;原著作者夢枕貘是日本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
而為了復刻那個偉大的時代,陳凱歌調動了極其龐大的資源,花了六年時間,在湖北襄陽搭建了一座1:1的長安城,光種樹就種了兩萬棵。
不過,這雖是一部合理、合格的電影,不會像《無極》那樣慘敗,但應該也掀不起太大的波瀾。
為何?
因為雖然大唐盛世令人心馳神往,雖然劇中的大唐氣魄撲面而來,雖然這部戲近乎還原了那座偉大的長安城,雖然整部戲的美術、服裝和特效近乎完美,雖然黃軒、染谷將太、成泰燊和劉佩琦的表演出類拔萃,雖然楊貴妃的一半胡人血統的設定很獨特,雖然劇情的發展很離奇、很唯美,但這最終仍然無法彌補故事的空洞、演技的不達標和某些邏輯上的硬傷。
隨著劇情漸入高潮,楊貴妃、唐玄宗、高力士、李白、安祿山和阿部仲麻呂等著名歷史人物漸次登場,但恕我直言,除了阿部仲麻呂有血有肉以外,其它人都顯得有點奇怪。
楊貴妃這種傳奇故事題材,優點在于家喻戶曉,缺點在于很容易被挑出毛病,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楊玉環。
楊貴妃比玄宗皇帝小三十多歲,但二人卻恩愛異常,原因無他,只因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李隆基極富音樂才華,他熱愛演奏、擅長作曲還喜歡舞蹈;琵琶、二胡、笛子、羯鼓,他無一不通、無一不曉;他所作的《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余首樂曲,享譽全國。
而楊玉環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甚至可以說是當時最著名的舞蹈家。
也正是因此,楊玉環與李隆基才能鸞鳳和鳴、琴瑟和諧,你彈琴,我跳舞,好不快活。光憑相貌,是籠絡不住一代雄主的心的。
但整部戲中,卻沒有楊貴妃舞蹈的橋段出現,即使是最為關鍵的極樂之宴,楊貴妃也只是美美的走了幾個過場而已。
張榕容扮演的楊貴妃很美,但也僅僅就是很美而已。
當然,如果你以為李隆基只是一個藝術家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政變奪權,整飭吏治,開疆拓土,威震天下。唐朝在他的手上,達到了極盛。說他是雄才大略之主,一點都不為過。
可就是這樣一個舔著鮮血上臺的君主,在《妖貓傳》中竟成了一個猥瑣、齷齪甚至有點懦弱的可笑大叔,一點帝王氣度都沒有,實在有違歷史常識。
李隆基可以是虛偽的、無情的、心狠手辣的,否則他也不會奪得大唐江山,更不會賜死自己的兒子,但他是一個厚重的人物,絕不是一個小丑般的人。
高力士的設定跟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一個只知道溜須拍馬的當紅太監。
但歷史上的高力士,忠義勇武,幫玄宗平定叛亂,助玄宗登上皇位,官至驃騎大將軍,爵位是公爵。連武惠妃(楊貴妃之前最受玄宗寵愛的妃子)和諸位皇子都不敢直呼其名,只敢尊稱他一聲“阿翁”。
試問,真實的高力士,難道不比一個只懂阿諛奉承的太監更加具有戲劇性嗎?
在劇中,楊貴妃對李白說:“大唐因你而了不起。”
對于“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來說,這話是沒錯,但可惜辛柏青扮演的李白,是一個“為了李白而李白”的李白,一個做作、別扭且不自然的李白。
至于李隆基的夢魘、三鎮節度使、統領數十萬人的著名將領、軍閥——安祿山,如果不介紹的話,在《妖貓傳》中,你會覺得這人應該就是一個賣肉的老大哥,或者一個油膩的性饑渴。
除了以上幾個人物以外,白龍和丹龍的扮演者,劉昊然(為此劇減肥20斤)和歐豪,雖然已經很努力了,但依舊沒能把這兩個重要人物身上的使命感撐起來。
白龍深愛楊貴妃,那種愛深入骨髓,但他為什么深愛楊貴妃?難道僅僅因為楊貴妃很美?或者楊貴妃對他說了幾句話?
另外,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為何《長恨歌》還要一字不改?難道白居易應該是一個“圣母”嗎?這恐怕不是一個詩人該做的事。
“極樂之宴”結束后,影片的節奏也出現了問題,可能受制于時長的限制,開始呈現出一種你追我趕的慌亂感。
但無論如何,陳凱歌導演對于電影的虔誠,以及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值得所有人欽佩。
總的來說,《妖貓傳》所展現出的“盛唐風采”,所追憶的那個偉大時代,還是值回票價的。
“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正是因為它稀有。
如果每天都出現“經典”的話,那“經典”也就不值錢了。
甚至一個經典可以創造另一個經典,《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由李宗盛、林憶蓮所創作的《當愛已成往事》,至今仍被無數人傳唱。
20多年前,陳凱歌、李碧華、蘆葦、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英達等一眾優秀的電影工作者相遇了,相遇在美好的、尚不那么浮躁90年代,那種相遇是偉大的,偉大的相遇造就了偉大的《霸王別姬》。
但偉大的相遇是不可能經常發生的,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經歷這種偉大,陳凱歌能趕上那一次,已經三生有幸了。
因此,《霸王別姬》是奇跡,《妖貓傳》才是合理。
也許就像《當愛已成往事》所唱的那樣,“往事不要再提,將往事留在風中。”
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