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結束了周末兩天獨自帶娃的生活,步入上班的節奏,當然得先把娃送到幼兒園去,下班后,還得把她接上再回家。
三點一線的生活,從家到幼兒園,再到單位,周末基本上都是圍著娃轉,這就是我,朝九晚五上班族的日常。
每天早上,都是我最緊張的時刻,給娃做早餐、穿衣、洗漱,再哄她吃飯。如果孩子情緒好,按時順利的把這些事做了,保證8點出門,坐輕軌上學,一切OK。
但這僅僅只是我的一廂情愿而已。比如今天早上,孩子一直睡不醒,因為周末玩的太嗨,休息不足,一直到7:40還不愿起床。我實在等的心焦,只好把她叫醒,哄她起床。看時間,坐輕軌怕是來不及了,只好叫了滴滴。
送完孩子,等我到單位已是8:50,十分鐘解決早餐,開始處理一天的事務。
中午12:30到1:30,是我學游泳的時間。因為下班還要接孩子放學,我只能擠午休時間去學,學完后順便再吃點東西,回到單位繼續上班。
下午5點下班,從單位出發去幼兒園,她們5:30放學,接上孩子回家。一路上,孩子走走停停玩玩,回到家基本上6點半了。
回到家,一般都是孩子看會電視,我做飯。如果老公回來的早的話,我就可以休息下,只負責炒菜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晚上要去學輪滑(每周去三到四次),我就只能先吃點墊墊(孩子在幼兒園吃過晚飯的),等她劃完回來再一起吃。
一般回來都接近9點鐘了。吃飯、洗漱,9點半上床,再陪孩子聽會故事,10點準時睡覺。
這就是我獨自帶娃的一天,每天忙忙碌碌,痛并快樂著。
每天對著這個毛孩子,教育她,引導她,陪著她,同時還要上班,做家務。有時我也會焦慮,會煩躁,會抱怨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看不到自己付出的價值所在。
但這就是我現在的人生。
我也想改變,但只能在這個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比如,我選擇游泳,就是為了緩解一天的壓力;只要老公在家,我就會暫時擺脫孩子,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我堅持早上6點起床,利用早上的一個小時讀書寫作;等等。
與半年前相比,我個人的自我管控能力越來越強了,因為我意識到,我要改變現在的狀態,只能依靠我自己的努力,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只有我自己成長了,長大了,能力強了,我才更有能力掌控我自己的生活,才能游刃有余的處理生活工作中的各項事務,才能有足夠的自信給孩子創建更寬松的環境。
敞開心扉,向書中的人物學習,向牛人學習,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放在孩子的成長上,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幫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