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故”之意并非世界上的故事,這世界上五彩繽紛的故事可不會辜負什么,“世故”亦是人情世故,人生在世所難免的交際應酬、工作上的運籌帷幄、左伶右舍的閑話家常、乃至上下幾代的近親娘舅。隨著年齡的變化,我們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也隨之懂得了一些必須的人情世故。
初入大學校園,我們帶著無數懵懂與沖動激情,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新的生活里大展拳腳。會遇到幾個人:學長、學姐、專業課老師或非專業課老師,他們深情款款地對你說:“傻孩子,現在沒人會給你遞紙擦眼淚了,睜開眼睛,笑著去面對那些不公與刻薄!”然后,要你成為一個完美的“圓”。行走得有多么艱難,生活還在繼續,你還得去碰。一大批的專業課、大大的知識、室友關系、還有考級考試等組成一個大篩子。篩掉你的棱角,篩掉你的毛毛糙糙,讓你瞬間長大。說我們是長大了,還不如說是換掉了本來的純真。
在大學的生活不會總是一往如常,接著,又有一群人道:“有杰出作為的人,總是獨樹一幟,不受人待見。然而,那些任何人都稱贊的人就是生活中最最最普通的普通人了?!钡沧玻瑢W會了笑靨如花,卻成為了別人口中最不屑的人。
這樣的結局讓我們懊惱萬分,憤怒不止,卻又無話可說。一個外循環又讓我們回到了最初。石頭久經海浪的磋磨,原來的堅不可摧也變成了質地疏松;淡黃的花兒重復移植,也變得五顏六色;粉筆在黑板上征戰,卻也最終進入垃圾桶。不止一次的想活得更好,卻經世界多種磋磨,活成了自己當初最瞧不上的模樣。
尋尋覓覓,最終,“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才知道最初方向應該是堅持自我,對旁人的話語聽則聽,對自己行才行。好言好語對自己有用則是,若違背身后那一片黃土地,好言好語卻是毒藥。我們的絕代風華怎能讓所謂的人情世故所辜負?怎能讓旁人的閑言碎語所耽誤?加油做好本來的自己才是。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