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這地宮里工作,面對這么多亡靈,不害怕嗎?”我問她。
“不怕。”她帶著我在這寺院中的地宮轉了很久。
“這里佛光普照,眾多高僧大德加持,里面的亡靈都往生在極樂世界,滿心歡喜才是呀。怎么會害怕呢?”說話的時候,她滿臉虔誠和憧憬。
“說得太好啦!”我真心被她感染了。
“就好像你看了那么多陰宅,有害怕過折壽什么的嘛?”她俏皮的反問起我來了。
“從來沒有。”我十分肯定地回答她。
回想第一次接觸陰宅,便是潮州陸秀夫衣冠墓的遷移。自那以后,足跡遍布潮汕、客家、雷州、肇慶、廣州、湖南等地,且因此時常會和當地的地師交流,受益良多。
“古語說,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行善積德,于生者樂,于逝者安,何懼之有?”看著這座由自己親手策劃的地宮如此富麗堂皇,心中多少有些欣慰。
“是呀。頂天立地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一個人就會充滿凜然正氣。”小小年紀的她,說出此等豪邁的話來,果然是近佛者有正念。
《阿彌陀經》對西方極樂世界有著十分具體的描述,往生者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所有感官方面,都能夠獲得身心的愉悅。“一定要把下一個地宮做成五感俱全的夢幻世界。”我暗暗的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