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情我的辛苦,卻看不懂我的幸福

你的身邊是不是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與工作戀愛,他們沉溺于事業無法自拔,他們孜孜不倦忙于奔波。你會替他們不值,你甚至私下會覺得他們看起來很忙,實則碌碌無為,不懂得享受生活。

反正我就是別人口中的 “那種人“。說不定你也是。

川久保玲曾經說過:她從來沒見過一個休息過很長時間的人再回來工作,能比之前的狀態好很多的。

我說如果一個人不能享受工作,那么TA就不能真正享受生活。所以我所理解的好工作,就是一邊玩命虐你,一邊給你高級的滿足感。

有一次深夜11點,我和一個朋友在辦公室里打磨課程,他問我說:“我特別想問你一個嚴肅的問題。”

“嗯,你說。”

“講真,你幸福么?”

我正在喝水,差點噴出——這特么是什么問題,你又不是白巖松。

“真的”,他神情嚴肅,“你每天都安排這么滿,你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你都沒有時間談戀愛,連花錢的時間都沒有,只有工作,品牌方請你免費歐洲游,你都不去。你不覺得你這樣的人生,沒有什么樂趣么?”

以前他看我的目光,是有些羨慕;這一刻,我竟然看到了一絲同情。

我擦,我認真工作,居然被同情,扎心了。

但問題是,我不覺得辛苦呀,我還覺得挺好的,沒覺著很苦逼呀。后來我仔細想了想,這個邏輯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把工作放在生活的對立面,你當然希望工作生活平衡啦。但是對于現在的我和團隊來說,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哪怕就是全部,這兩者就是融為一體的呀。

雖然我不去旅游,沒什么時間去看電影,但是,這是我主動做出的選擇。你所認為的看電影,旅游才是生活;而我覺得工作的樂趣,比旅游和看電影更多,更加有生活的感覺,這樣不可以么?

看電影,旅游讓人快樂,就是生活;工作也讓我快樂,這也是生活。

所以,問題就出在,我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理解不一樣。

當然,我的工作也不完全是被生活填滿的。我去到另一座城市出差,在萬米高空無人打擾的情況下看一部電影,享受其中,這是生活。

在另一座城市,雖然忙碌,但晚上和合作伙伴或朋友搓一頓當地不錯的晚餐,這也是生活吧。

如果生活和工作非得要分開的話,忙里偷閑,才是最好的狀態。

因此我很欽佩也很珍惜身邊那些 ALL IN 在工作上的人。而為什么他們能夠全情投入到工作中,我認為是有兩個大前提在的。

第一個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工作和成長才是對青春最大的不辜負。

雖然職場上的確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但那只是屬于少數人的逆襲話劇;職場更多的現實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所以步入職場的新人或者小兵,應該充分利用好自己最開始的幾年,埋頭苦干,實現職場能力的迅速提升。接下來的職場路,就會越來越順了,也會少一些焦慮。

所以,我一直相信,職場上的年輕人,只有用工作換來自己快速的成長,才算是不辜負自己初入職場的那頭幾年。

第二個前提是:目前的你還沒有太多牽絆。

如果一個人成家,有妻子有小孩,上有老下有小,那么TA確實是應該分一些精力和時間給家人的,如果此時撇下家人不管,一心全部投入在工作上,那就真的顯得有些可憐,值得同情了,因為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嘛。

那位同情我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朋友,他自己有老婆有孩子,第二個小孩馬上要出生了,在我看來,算是人生贏家了。我現在的生活工作方式,當然不適合他的處境啦,但確實是我目前自己最好的狀態。

但是如果你沒有成家,你就真不應該把大好的青春賭在生活上,而是賭在工作上。

還有一點,我這么努力工作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在我成家有小孩的時候,我可以有能力選擇有錢有閑的相對easy生活方式,那是我喜歡的。

Work hard and play hard.

說到這,我就不得不拎出我深圳的新媒體部門了,我在深圳的 “S工作室”,目前全職人員不到十人,90后為主,都是我精心挑選和帶出來的隊員,我司文化九個字:不要臉,不害怕,不要命。

不要臉:我們團隊一起工作,尤其做項目的時候,如果成員間意見產生分歧,在直接交流的過程中,語氣激烈是可以允許的,因為我的性格就是要罵直接罵,本著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如果討論的效率不高,那就吵嘛。在職場打拼,得有不要臉的覺悟。

不害怕:新媒體行業算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這導致很多事情,沒有前車之鑒可以參考,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路踩著西瓜皮。而且新媒體屬于典型的互聯網行業,變化快,紅利周期短,早進場吃肉,晚幾步喝湯。比如感覺今年上半年還在講知識付費呢,過了半年,這個詞就被說爛了。

所以對于霧氣騰騰,完全沒啥方向的未來,只有兩眼一抹黑,提著膽子走夜路;走對了,有幸嘗到一波紅利;走慢或走偏了,那就乖乖交學費。盡管今年我們做出了一些不錯的品類,比如新媒體寫作課程,算是樹立了行業的認知標桿,但我們也確是干了一些傻逼的事,比如......就不方便透露了。

不要命:他們說創始人的性格會奠定一個企業的文化基調,的確是這樣的。反正我在面試新人和團隊開會的時候,都讓他們明白,既然選擇來我們這里工作,就不要想著平衡工作和生活,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不固定;雖然有良好的辦公室環境,但也要隨時移動辦公;做足浴的時候我們在討論工作,參加線下活動的時候,一邊喝香檳,或者一邊聽著課,一邊打開了電腦;經常晚上十點還在開當天的總結會和第二天的計劃會。

簡單點說,我們員工的時間,都是賣給公司的。不過呢,這種獨裁的工作氛圍沒有你想得那么糟,而且隊友們都已經慢慢接受習慣了。

和我們團隊合作過的人,經常對我們這種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氛圍感到不解,質疑這是一幫什么樣的人,然后問說你們不休息的么?結果團隊成員哼哼一聲冷笑:老板不要臉,我們不要命。

而這套系統能執行的前提,是每個在這里工作的成員,都能收獲很刺激,很充實的經驗,盡管過程很辛苦;而且每個人的能力和職場素養可以在短期內得到撕裂般成長。

有成就感,才會有歸屬感。

所以,現在暫時選擇HARD模式,怎么就不對了?

如果你同情我的辛苦,那是因為你看不懂我的幸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