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問道少林》,無意中發現的一部好劇,畫面精美,各位演員的演技在線,故事情節經得起推敲,而且頗具禪意。當然,現在我只看到第十集,所以只能說說這幾集的感受。題外話,周一圍在某些時候不論是狀態,還是臺詞,都有些像金士杰,帶口音的導師和三個小和尚也是莫名的喜萌,多了些真實。
程家上下三十二口被殺,只剩問道一人。兇手是問道父親的結義兄弟。問道決意報仇,在幾次不成熟的必然失敗的行動后,得到父親老部下的點化后,決定活下去,重回少林,練武功,治病,報仇。
問道的結拜兄弟劍雄,選擇在亂世活下去,歸入明德門下,不得不對程家下手,親自追殺結義兄弟,闖金山寺,救楊秀,為心愛的蓁蓁四處奔走,試圖改寫她的命運。雖然替明德辦事,但也是盡全力保護他爹、問道、楊秀、蓁蓁,在忠孝義和自己的欲望之間搖擺。可是,這一切,都在他爹借問道之刀自盡后,傾向了自己的欲望。
蓁蓁,明朝郡主。聽聞程家滿門抄斬,在楊秀求她爹主持公道的時候,三言兩語將搖擺的父親推倒了忠烈的那一面,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毅然選擇官妓這條路。開始,我想不通,為什么蓁蓁這么剛烈的性格,沒有像她爹那樣為了保全名節自盡,甚至有點討厭她的滿口仁義,自己卻退縮。仔細想想,大概是我小人度君子之腹了。蓁蓁也是心中充滿仇恨,想要為問道祈福,替爹超度,幾乎沒有考慮過自己,有時,活下去比死更難。
劇情到此,各個主角都是心中充滿仇恨,活著的目的就是報仇。雖然,能想到后面各個人都會放下執念,會和解,跟敵人和解,跟自己和解。
有時候,太多想要的東西,太大的欲望,會壓得喘不過氣來,尤其是現在這么浮躁的社會,很多時候會有身不由己的感受,就像漂在海上,自己的力量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計,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得不隨著海浪起起伏伏。所以,大多數人都很難定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心,在欲望的海洋里迷失了自己。其實,有一部分的抑郁、焦慮癥、狂躁癥都是因為有太大欲望,太多執念,接受不了,更放不下,整日糾結,像進了迷宮,怎么轉都走不出來,越是這樣,越焦急,轉來轉去,把自己轉丟了。
如果,我們面對太多的誘惑,心中有太多執念,解不開的心結時,不如靜下來,或者找信任的人,分析一下,確定哪些是可以舍棄的,哪些是可以放下的、學著與自己和解、放下執念,也許,你會發現天好藍啊,陽光好美好啊,那朵花開的好漂亮,對面的人在沖我笑呢。放下那些執念,用一雙善意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看自己的內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受身邊的一切。也許,曾經不美好的經歷,我們無法改變,也許它給我留下了深深淺淺的陰影,接受他們吧,不要在糾結,讓心多曬曬太陽,那些陰影就像一道道疤,只是證明他們存在過,不要讓他們影響到我們日后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