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減緩,給三四線城市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不論是從媒體上還是個人平時接觸來說,三四線城市的收入水平應該是沒有提升,那為什么消費水平能夠提升了?

我覺得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其一,整體社會認知升級: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播的形式,信息大爆炸讓民眾無論是否愿意都進入快速進化的通道,大眾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大幅度提升,消費觀念與需求產生改變。同時中國人愛儲蓄世界共知,當這個缺口打開,原有儲蓄的釋放為消費升級帶來可能。

其次,核心群體構成變化:無論是一線城市人口回流、,還是90、00后的崛起,都給三四線城市帶來新的消費動力與需求,他們是消費升級的核心力量。

其三,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理財改變原本對金融的認知,而信用消費讓許多人具備提前消費的能力,從而拉動了消費升級。

從整體上看,三四線城市具備消費升級的條件與一線城市類似,但明顯其消費升級的內容與一線城市又有不同。這應該說既有內因,又有外因。

內因方面,主要是價值取向不同。借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三四線城市由于生活節奏慢,經濟壓力輕,個人空間更多,已經從基本層次的需求往自我彰顯的高層次需求轉變,這種升級更多是需求的改變。而一線城市的用戶更類似剛踏入消費需求本身層次的升級,他們已經逐漸放棄性價比,而是愿意為較低邊際效用的提升付出成本。

而外因更多是信息環境差異,導致認知差異:由于三四線城市人口密度不足,缺少商業開發價值導致無大型商區構建高級消費體驗區,使得民眾更容易受到傳統渠道營銷推廣影響,這也是vivo和oppo能夠突圍的關鍵。反之一線城市已經逐步開始通過體驗店形式塑造品牌調性,其更多是通過體驗帶動消費。

任何時候的消費升級都有其時代性,了解消費者變化有助于我們去判斷需求的前景與可能,是一個可以持續觀察的內容。

本篇只是對以前的想法進行總結,有興趣的孩子來討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