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村的記憶

? ? ? ? ? ? ? ? ? ? 文/趙韶偉

? ? ? 崤函故道上的古鎮自東向西羅列,依次為三十公里一大鎮,三十里一小鎮,而村莊卻排列無序,隨意散落在山山嶺嶺、溝溝坎坎,如繁星一般,伴隨古鎮一路走過多少滄桑歲月。小村的記憶,曾打開多少游子對故鄉深深眷戀的心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關于小村的來歷,很多人都說不清,曾有諸多版本,多少神奇傳說,成了小村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小村里沒有史學家,也值不得史學家來詮釋小村。在小村的族譜里,可以找到些許關于小村,關于小村先輩的經歷。

? ? ? ? 解差不會像押解罪人那樣,虎視眈眈地對待這些別離故土的移民,人們被一串串繩子連環套著,三步一回頭的。回望洪洞古槐,不禁潸然淚下。移民們一路餓了啃些干糧,渴了趴在山泉邊喝口水,再喊一聲解差大哥解開手,便悄悄地躲在堤堰下小解。

? ? ? ? 過了黃河,過了利津古渡,每逢岔道口,解差會漸次地解開繩套,放三兩人在此附近落戶,確切地說是一戶人。

? ? ? 站在荒野中,主人的眼睛迷茫了,西嶺的風呼嘯著,凌亂的長發在寒風中舞動,干枯的荒草被疾風一次次壓倒,又一次次抬起頭。荒野里,哪里才是安身之地?

? ? ? 主人一家到古鎮上移民安置點領了些炊具、農具和家什,下了溝底挑了水,在溝沿邊支起鍋灶,荒野里升起第一縷炊煙。于是,這里就成了一個村落。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吃罷飯,主人領著一家人在高堰邊開鑿窯洞,該怎樣捱過這個寒冬,唯有靠這窯洞穴居了。這是小村里第一座所謂的房屋。

? ? ? 春燕銜著新泥在窯洞口砌了小巢,主人扛著鋤頭在平坦的荒野辟出一塊耕種地,撒下些玉米谷粒。秋后,這戶人家就有了一年的口糧。主人一家又在窯洞附近臨溝的地方掘井,夫人常在主人下地的時候,挑著大木桶到水井邊搖轆轤,把家里的水缸挑得滿滿的。

? ? ? 主人在村前栽下一棵槐樹,以示開村紀念。槐樹長大了,人們站在槐樹下,就會念起洪洞大槐樹和大槐樹上的老鴰窩。以后村里每每進了新戶,大凡會在自家門前栽一棵槐樹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次年,夫人又添了兒子,主人買來炮仗,小村響起了第一掛鞭炮。不知道怎的,那小娃兒不停地哭鬧,夫人到灶間燒水喂娃兒也不頂事,自己不經意又得了月子病,急得主人束手無策。主人到附近村里打探,也無郎中。最終有人主意,在村南頭砌了一座石頭廟。主人每天入廟進香求神,夫人孩子的病倒也好了起來。

? ? ? ? 娃兒長大了,主人在鄰村托媒給兒子提親,一掛喜慶的鞭炮聲里,小村迎來了第一個新媳婦。

? ? ? ? 再后來,主人老了,終于扛不住病魔,在人生最后一掛鞭炮里,到南廟口報了廟。兒子在爹的墳頭上添了新土,燒過香叩過頭,看靈幡在風里嘶啦作響,心便涼了很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開春時候,新主人到古鎮集市上買下一犋犍牛,在村子附近平坦的低洼處開墾了很多耕地,生活漸漸好了起來。生活好起來的時候,選了開闊朝陽的地方,找了懂堪輿術的先生看了宅地風水,蓋了一所新宅院,一家老小衣食無憂。

? ? ? ? 又過了很多年,小村里住進很多戶人家。窯洞多了,房屋多了,樹木多了,牲畜多了,雞鴨狗貓們滿街亂竄,小村熱鬧了起來。按照分布,水井分南井北井西井后井的。耕地的犁耙繩索,拉車的牛套鞭子,推碾拉磨的籮篩簸箕,升火做飯的鍋碗瓢盆……一樣也不缺少。

? ? ? ? 當然,小村人多了,也少不了一些是是非非吵吵鬧鬧的。大些的事件請族長出面論理調停,媳婦娃們的雞毛蒜皮小事,當家的出門一聲喝斥,便會息事寧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突然有一天,西場家的內人走娘家回來,便躺在床上大哭小叫喊肚疼,拉了整整三天的稀,便一命嗚呼。葬了西場家的,全村很多人都開始拉肚子。后來,縣衙里派來了祛瘟隊,才平息了霍亂瘟疫。

? ? ? ? 光緒三年豫西遭遇災荒,老人們都在傳說年饉里發生了人食人的事兒。老人們都依稀記得1942年,河南大面積發生了吃的問題,餓殍遍地,人相食,逃荒者無數。傳說那些年,南鄉刀客在月黑風高之夜,搶光了東場家的糧食,點了堂屋房。傳說小日本來的那年,人們都躲進了老北山旮旯,滿地發黃的麥穗無人收割。傳說南院的媳婦受不了公婆欺凌,一根麻繩綁在房梁,踢翻凳子結束了年輕性命……

? ? ? 全國解放了,人民翻身了,土地改革了。吃罷大食堂,分了自留地,文革開始了……再后來,中國就走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人們紛紛蓋了樓房,搬進了新村,更有些富裕的在城里小區買了單元房,過上了小康生活。大家掐指數著村里有幾個大學生,幾個企業家,幾個到南方打工謀業的……

? ? ? 老村里,老槐樹不知道什么時候枯死了。村里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老人。從老人們的口里,或許能探尋到小村曾經發生過的點點滴滴。

? ? ? ? 小村該怎樣拾撿塵封的記憶,古槐樹已經不會再說話了,古井里的水始終是甜絲絲的,但已經沒有人再到井臺上去打水了。

? ? ? ? 小村,你有多少記憶該寫在曾經滄桑的村史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