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黃金價格漲不停,不斷刷新歷史價格,黃金作為央行儲備資產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為什么全世界的央行都很重視增加黃金儲備?黃金在央行的儲備資產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在金本位貨幣制度時期,央行儲備黃金是必須的,因為沒有黃金,就印不出鈔票來。以美國為例,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確立了金本位至高無上原則,發行貨幣必須有黃金支持,當時要求有40%的黃金儲備,另外60%的儲備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合規票據或者由美國政府債券擔保的貸款。
紙幣就是這樣產生的。某人持有100克黃金,放在家里不安全,就把這100克黃金存到金鋪,金鋪給存金人開出一張100克黃金的存條。存金人可以轉讓這張存條,或用于購買其他商品,黃金存條持有人可以憑借這張存條到金鋪取回那100克黃金(當然,金鋪要收取一定的黃金保管費用)。久而久之,金鋪就演變成了銀行,黃金存條就演變成了紙幣。各國成立中央銀行后,政府壟斷了貨幣的發行權,貨幣就成了政府開出的借據。
在金本位制度被放棄之后,黃金仍由各國央行作貨幣發行準備之用。位于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黃金貯藏地。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2020年5月,全球各國央行凈購金量為39.8噸。 5月買家相對較少,只有兩家央行大幅增加(1噸或更多)的黃金儲備。土耳其再次成為最大的黃金買家,增加了36.8噸的黃金儲備,同時烏茲別克斯坦也在這個月也購買了6.8噸黃金。 5月份,只有蒙古明顯減持了黃金儲備,減少3.3噸。年初至今,全球共有六家央行減少了它們的黃金儲備,共減持31.8噸。
世界各國央行黃金儲備排行榜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現在央行儲備的黃金與其發行的貨幣根本不成比例,貨幣的含金量少得可以忽略不計。為什么央行還要儲備黃金呢?
1.儲備黃金是由其黃金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于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歷史貨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已退出流通領域。 20世紀70年代布雷森體系瓦解,黃金與美元脫鉤,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央行儲備黃金,主要是作為實施貨幣政策的一種手段,央行通過黃金收購與拋售,控制貨幣存量。
2.央行還可用黃金來平衡國際匯率。例如,美聯儲增加黃金儲備就增加了高能貨幣供給,讓美元存量增加,使美元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反之亦然。
3.黃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價值,所以購買力相對穩定。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金價同步上漲。另一方面,在通貨緊縮時,金價不會下跌,因為歷史上每逢政治和金融局勢的動蕩就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
4.黃金儲備完全屬于國家自主的權力之內,一國擁有黃金可以自主控制不受外來干預。
5.黃金相對紙幣,具有相對的內在穩定性,而紙幣則受發行國家或金融機構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債權過處于被動地位,不如黃金可靠。
從歷史上來看,黃金具有避險資產的特性,當下高度不確定性的經濟前景和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態勢極大地增加了市場投資者的避險需求,使黃金成為多元化配置資產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