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瀟鈴子
我一個朋友重本畢業,3年了,我們時而聯系,偶爾約著吃吃飯。但是同樣也三年了,這個異常努力的哥們,跟我說的話最多的就是,為什么他已經這么努力了,還是那么窮。
身邊的人也有好些在聊天的時候喜歡討論類似的話題,為什么我這么努力,還是一無所有。
特別是我們這群年輕人,一天工作10小時不止,經常加班,有時候甚至通宵,但是收獲的和付出的總不對等。為什么呢?我已經付出那么多了。久而久之,自然心生抱怨和絕望。
也別說別人了,有時候我自己都會懷疑,我們擁有得那么少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努力嗎?但真的僅僅是因為努力嗎?也許還有點別的,比如停下來,問問我們自己,我們是不是真的在勤奮努力了。
萬人擠獨木橋和另外一人繞彎獨走康莊大道。獨木橋上面的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走到橋的對面,但你完全無法否定他的努力,瞧,勁兒都快用完了。康莊大道上的人雖然路途遠點,但勝在不堵啊,努力點,分分鐘也可以把你甩掉。
等別人都走遠了,橋上的人的耐心也快要用完了,他們不滿于這條橋,但是也不會想著離開這條橋,只是不停的在抱怨。剛開始,也許你僅僅只是沒了耐心,后面你開始抱怨起了別人為什么不守規則,一個一個走早都過去了,這樣還不夠,你開始抱怨社會抱怨政府,為何不多搭建幾座橋呢。
而且奇怪的是你似乎從你的抱怨中獲得了一種不明的快樂,好像抱怨了別人,自己就沒錯了。你沉浸在無休止的抱怨中,避免停下來去做真正的努力。你似乎在逃避發現你其實可以停下來,離開獨木橋,走上大道,轉個彎其實就到了。
難道我們沒有發現嗎?我們在和別人做著同樣一件事,在和很多人一樣用不斷的努力去證明我們永遠不會成功,那自然是不會成功的。就像我們一直在做著一樣的事情,卻期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這不是很不科學嗎?
所以如果不去否定自己現在的努力,不去停下來看自己是不是正在逃避思考,不去看看我們是不是正在用現在的努力去逃避真正的懶惰,那又怎么會明白,我們為什么這么努力,擁有的卻那么少呢?
就好像經常有來訪來到咨詢中心,開頭就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我總是會遇到渣男呢,為什么總是遇到暴力的老公呢,為什么我總是在同一個地方犯錯呢,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呢?
是啊,為什么就是你呢?為什么不是你呢?為什么我們永遠在做著同樣的事,卻不能接受不一樣的結果呢?
要么接受,要么改變。
接受,就是接受這么多人跟你一起擠獨木橋,接受就是有那么多人造成了擁堵,狀況不如人意。接受了,便不會再抱怨了,應該也不會那么累人了,你會比先前輕松。
改變,就是看到你目前所處的狀況,然后想辦法離開這樣的境地,也許你可以作為一個組織者,讓大家排隊有序的通過;也許你可以為你自己考慮,放掉之前所有的努力,轉身離開,尋求另一條人比較少的路,這樣你何嘗不會輕松些呢?改變有很多種方式,但除非你已經意識到你正在處于什么樣的循環中,不然改變不會發生。
我們真的意識到了嗎?為什么我們這么努力,擁有的卻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