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箋:時有女子

最不負情深

這篇文章是寫給你的,我知道你讀得懂它。

? ? ? ? ? ? ? ? ? ? ? ? ? ? (一)

窗外有靡軟的音傳來,夢的時光已流遠。早到讓人記不得名字的歌曲,這句詞卻漾在了心里,打濕一大方,連眼眶也潮了。于我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夢的時光已流遠。

記得以前寫那些綺麗的句子,拋不掉相思血淚拋紅豆,剪不斷離愁和思愁。那時從嘴里輕柔地念出,為的是唇齒間的一抹清新,而今深深唱了一闕長相思,卻唏噓長嘆無人伴吾出了。

時常有奇怪的感覺,會一個人喃喃自語,潸然落淚,因為發現那些絮絮叨叨本說與你聽的話語,成了我自己的回憶。婆娑中隱約覺得心城里半壁煙沙,衰草離披,全然不似舊時有你伴的景。

? ? ? ? ? ? ? ? ? ? ? ? ? ? ? ? (二)

有道是相識時短緣卻深,三載同窗情誼,萬般難舍流年。

世上的事皆是注定吧,我們是一眼投緣的人,記得初見你時是驚艷,再敘是嫣然。我們是同樣的女子,以心為舞臺,以筆寫世界。不知誰說的,太相近的人容易相愛,你知道嗎,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愛上你了。

一個女子對另一個女子說愛,那便真是情切了。如同李阮芷見了霍青桐,人是癡的。其實我們都是性情女子,而且都把性情掩在骨子里,那些乖巧伶俐是假面具,談笑風生,無所顧忌,才是真正的你我;用筆低吟淺歌出一派風花雪月,才是真正的你我;常溺夢中,才是真正的你我。我們都是用謙柔偽裝骨子里驕傲與執著的女子,愛憎分明,有著不屬于這世界的脾性。

或許應該碾轉于唐宋,在世外談那些愛與不愛,恨或不恨,這里會有我們愛喝的裊裊香茗,有我們總想嘗的兩三盞淡酒。如若那時你怯住了,那就讓我說吧,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想本性如你,或是待不了我說完,一杯以下了喉吧。

? ? ? ? ? ? ? ? ? ? ? ? ? ?(三)

前些日子看了你寫的文,提及往事,我也忍不住要抒發感情了,那是我們兩個的記憶,對吧?

鍥而不舍的傳紙條,終究讓老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實那里面也不過一些嬉笑怒罵罷了。課本里總被文字填滿空隙,可從不會記筆記,我們把一時的感受換成文字,拿與君析。那里有江湖兒女情長,神仙妖魔就系一情字,更多的是楊柳岸邊的曉風殘月,歌臺紅袖暖香。也有多寫字少吃飯的忠言逆耳。

我們寫的故事總有唯美的開頭,卻沒有結尾,不是寫不下去了,而是害怕完結,因為那些故事里有彼此的影子,便唯恐沒有了最好的收尾,于是擱下筆讓它空白。

一直喜歡你的文字有淡的疏離卻布滿濃的情誼,是百合的味,清淡自如到了那種地步我學也學不來。于是護著,記憶。

? ? ? ? ? ? ? ? ? ? ? ? ? ? ? ? ? (四)

讀了一篇文章,叫《時有女子》,作者寫了兩個相好的女子最終因一男子而生分的故事。她說,世事不外如是,我不來負你,你便來負我了。哪有什么例外呢。就這樣狠心斬斷昔日情分。此后,日頭將依舊東起西落。樹紅樹綠,寒交暑,晝替夜,聚復散,誰沒有了誰不是不行,只是細細想來到底是涼意浸肌。

若是你我相忘于江湖了,那時候不是輕巧如涼意浸肌吧,至少我會淚流滿面。

還好相伴的那些年里,我們畢竟年少春衫薄,歲月輕狂里一笑免憂怨。

少年是最愛唱《相思》,里面寫,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我們都拿自己當灑脫的女子,揮手而去,面帶笑意。其實心里滋味如何,自知。會在遠方不停的招手,期待重逢,可有藏掖著不讓對方看見,害怕一個渺遠的念想讓人糾結難成眠。

上一封信你寫的明快,可傷感是藏不了的。你說,你不在,我又和誰去聊那里邊的愛恨情仇。之后的欲言又止,怕是寫出來煞了風景吧。對不起,我總是習慣拿自己當妹妹,殊不知你同樣需要慰藉。

無論再過多少年,無論在遇到多少朋友,我都會告訴自己,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自己會在很多年后記得,彼時有女子,共謂荼苦,同言以心憂,樂也是性情酣暢。時有女子,總念于語,常存于心。你明白的,我們之間的情誼,一個癡字道不盡,一個似字聊不完,一個別字礙不得。

我最恨的不是造化弄,而是林花謝了春紅,匆匆使得流年短。

在寫完這篇文章的兩天后,我們意外的相逢了。因為倉促,我們肆意揮霍了整個晚上,各種理由換來的時間流逝飛快。明明是相見卻又是離別。甚至來不及再見,青君可知否,一夕歡聚,三載別離,這滋味活活痛煞個人。可是那夜又太美,我會把它存儲在記憶里。

有些話終究說不出口,文字便成了表述的工具。紙是素凈的色,上面有茉莉溢出香來。用情打的輪廓,那些語句溫暖至極,異常靈動。又何須謙讓,本是錦繡筆,玲瓏心。那句,相知,是雪落黃河靜無聲。深深印進我的心,你寫,雪花落入水中,與水融為一體,在難分你我,這便是相知了吧?是的,確是相知。終是別離讓你我拙了嘴,舍不得讓彼此擔心,可是真正的相知,表面佯裝出的無恙,又豈能瞞過心。只是明白的,我們都是紅藥樣的女子,表面光鮮堅強,內心卻已萬般滋味陳雜。

也讓我矯情一次吧,如你一般,用情意念出白石的《鵲橋仙》。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