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改變了我,在方方面面。
我是一名普通的編輯,在接觸簡書平臺之前,從未想過自己寫文章。當然寫稿是有的,但只是工作任務,每次基本都在截稿的最后時限提交。
印象中許多媒體工作者也是如此,大家的一致說法是:不逼到最后沒有靈感。
“那種創作型的寫作只屬于極少數特別有天分的人”,我一直這樣認為。
直到兩年前的一天,機緣巧合在簡書平臺上開啟了個人寫作的處女秀,改變了我的看法。
不過,那只是個羞羞的嘗試,沒有堅持,也不值得提起。
但在事實上,這個嘗試對我意義非凡——
首先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手寫我心,自然而隨意,而別人的回應就像是來自茫茫宇宙間的一種神秘共鳴。那時候最大的目標是上首頁專題,每次收到通知都是滿滿的愜意。
其次是接觸到了一群愛寫作的人,也看到了更多元的人生,等于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最重要的,是養成了一個習慣,因為簡書app的便捷,我會隨手記錄心情。
而這個習慣,成就了我的工作。
我負責公司的官微運營,理論上有許多作者,但要每天保質保量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需要救火的情形時有發生,早些時候我會找些行業熱點來編輯發布。
現在已經由編改成了寫,有了自由練筆的積累,寫個千字文的評述有種信手拈來的感覺,逐漸被公司默認為一個特色主題。
而在為同事們改文的過程中,同樣收獲滿滿,有幾位寫得不錯的作者可以說是一點點改出來的。他們說,經過我的編輯“提升了文章的高度”,“勾勒出了文章的靈魂”(這個評價太高了,不敢忘)。(mark:關于編輯心得,另文再述)
他們的成長,其實也是我的成長:這種積極的改文狀態讓我的各項編輯技能更加嫻熟。
與這些改變相伴的,還有寫作帶來的樂趣和自信——
樂趣:小時候自己曾經是個話癆,隨著年齡的增長變成了一個安靜的人,其實那些話從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內心的聲音。
而對這個大千世界的千般情和萬般愛,通過寫作找到了自己的出口。
自信: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我開始重新認知自己,曾經的那種職場危機感已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關于在職和離職的糾結。
而我深知,對于大多數身在職場的人而言,職場危機是一種普遍的存在。(mark:關于職場危機,另文再述)
這兩年,生活也在默默地發生著改變,閑暇不足、充實有余,想做的事總是很多,仿佛在排著隊等我。也正因為如此,一直無法專心寫作。
無數次想過,哪一天能靜下心來碼字寫文;又無數次不得不對自己說,不要著急,不要著急。
無論如何,寫作一定是余生最重要的一個安排,因為我已認定,寫作是生命的出口。
如果說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那么,曾經的經歷便是一座沉睡的富礦,它們要在這個陌陌的世界發光,只是還不知,希望得到怎樣的共鳴。
與專業寫手們相比,現在的我只是個站在門口的孩子,沒有前進的方向。但未來發生什么,誰又能說得清呢?
新的一年,說不定會碰到我的機緣,找到我的方向。
我看到寫作的路上,灑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