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概述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謂先秦文學,即秦朝統一之前所涵蓋的全部文學。在這段上古時期里醞釀出了大量的典籍作品,許多經典的故事、成語至今為后人所沿用,譬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唇亡齒寒等。

上古原始時代的文學主要是依靠口耳相傳的形式擴散。在后來的一些古籍中也多少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故事、神話、詩歌等史料。像《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所記載的《彈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還有《淮南子》《山海經》中記敘的某些神話傳說也是源自于那個原始時代,像“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經典傳說都是很好的代表。

商周時代,大概范圍在西周以及西周之前的那段時期已經出現了相對定型的文字,為文學的發展和傳播提供了很好的媒介,除殷墟甲骨卜辭以及諸如鐘鼎彝器上所篆刻的文字外,也保留了一些文獻典籍,如:占筮書《易經》、上古官方文件的匯編文集《尚書》,也稱為《書經》,還有就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也是在這個時期下創作的。《詩經》中“風雅比興”的表現手法也成為后代提倡現實主義精神的詩人們的一面旗幟。

及至春秋末葉到戰國,這時候的中國發生了重大的社會變革,也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發展的黃金時代,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學氛圍。這個時代的散文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是歷史散文,二為諸子散文。

歷史散文的代表有:孔子的《春秋》、左丘明的《左傳》《國語》、以及在戰國時代遺留下來的一批冊簡的基礎上編訂而成的《戰國策》。

諸子散文則涵蓋了各家之言,代表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莊子》《老子》;法家的《管子》《商君書》《韓非子》;雜家的《呂氏春秋》以及兵家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

到了戰國的后期,由屈原創立的文學體裁騷體詩開始流行起來,代表作品有《離騷》《楚辭》等。

先秦文學中涌現的《詩經》和《楚辭》并稱“風騷”,他們分別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寫實與浪漫兩種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的源頭,對后代有著深遠的影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切盡在不言中
    美麗123閱讀 367評論 2 3
  • 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經過小區前熱鬧的小街時,突然發現那家每天都放著音樂、寬敞明亮的水果超市提前關門了。兩道灰色的卷閘...
    亂紅N閱讀 531評論 3 0
  • 周平,中國PTT教育培訓發起人、領路人。中國**能講和在講PTT高級班的講師。 開發本土版《PTT國際專業講師培訓...
    愚鴻說閱讀 1,295評論 0 3
  • 一、當我站在屋檐下躲雨, 覺得非常難過。 我總覺得,站在這里的,應該是兩個人。 二、聽說下雨天,總會有人弄丟...
    理辭閱讀 725評論 0 0
  • 剛剛看過《護工的故事》,開始覺得有些雷同,但是畢竟故事想表達的意境不同。看的還是挺享受的,在這個炎熱的午后,自己也...
    悅思閱讀 34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