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中的敬畏心

今天是行政日,公司所有人在一起召開了全員大會。總結了過去,展望了未來。最后,老板一再強調——勤奮!要勤奮!

勤奮、認真、負責都是敬業的表現。我認為除了敬業,我們也需要更多“敬畏”,尤其在教育行業。

我是誤打誤撞進入教育行業,卻也因此“實現”了我的人生意義——成為“豬豬俠”,“拯救”世界!

我的理解是:世界的未來在孩子身上,現在我們教育好一個孩子,不僅是造福這個孩子,造福他所在的家庭,更是造福我們全人類的未來!雖然我的這個說法有刻意拔高的嫌疑,但是這種工作上的“崇高意義”的確讓我對工作充滿敬畏之情。

雖然“指導師”是我的工作崗位,但是當我站在課堂里,我就不僅僅是一個員工,而是一名“教師”,教師應該是一個身份,而不是工種。

因此,在課堂上,我的出發點并不是“我自己如何完成這項任務?”,而是“如何讓孩子學習、體驗地更多?”

在課堂上,沒有“隨便吧!”“差不多”;有的因該是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手段,我會因“誤人子弟”而羞愧。

古人常說“言傳身教”,因此除了課堂上,生活中我都力爭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規范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習慣。

給工作增加一點“儀式感”,冠以“崇高”意義,多一份“敬畏心”,相信你在工作中表現會更出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