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有關2008年汶川地震的文章,文章中寫到作者畢淑敏在環球旅行的途中,聽到祖國遭遇的災難的消息,她在異國為汶川募捐了一筆錢款,然后趕回國奔赴災區。當她寫到那些被截肢的災區兒童時,我不由得紅了眼圈,思緒一下回到九年前那個特殊的日子里。
2008年的五月,我國爭取到了奧運會的第一次舉辦權,我呢,高三最后沖刺階段,一方面跟著人潮為祖國在世界的嶄露頭角暗暗自豪,一方面喊著口號,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在那個黑色的五月里奮筆疾書。那個五月確實“黑暗”,12號的中午,睡夢中的我,被樓道的叫喊聲震醒,疲倦和慌亂充斥著我被間接清晰的大腦……
再讀畢淑敏那些年的文字,那一年,那一個月,那一天的記憶,全部一股腦涌了出來。好的文字,是會讓你心生感發的,她說,人類的良知和慈悲,有著超越種族和國界的光芒。然后,我在想,因為在內心最深最深的那個地方血肉相融,才會在拋開了地域、模糊了語言,甚至不同顏色的眸子里,閃爍著相同的光芒。如若將“我們從哪里來”這個觀點不停地回溯,也許我們整個世界就離“天下大同”不遠了。所以,一本書,一句話,很容易影響一個人,我就是這個被影響的人,作為語文老師,我在被影響的同時,勢必會影響到我的孩子們。
這周考試后,我們進入了“遨游漢字王國”這個語文板塊,就是要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這個板塊本來是討論與了解的,但是我用人類起源、進化環境,以及很多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條件,給孩子們做了鋪墊。然后順其自然的引出了文字出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當時我在備課的時候,還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講得太深了,但課堂反饋給我的,是大大的驚喜,孩子們和我一道天馬行空,思維擴散到銀河系、宇宙黑洞,甚至是宇宙大爆炸……
我突然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就是“教學相長”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我的整個生命和孩子們一道蓬勃了起來:我不斷地拋出,孩子們馬上跟上,有的時候感覺黔驢技窮了,孩子們還是緊追不舍,逼得我不得不使勁尋找……
這周的自由寫作,本是希望孩子們天馬行空地寫,把上周緊張復習的疲憊在作文中盡情釋放,孩子們紛紛向我亮出了他們的點子,沒想到,他們很多人都準備往人類起源方向寫,我馬上就緊張起來:熊孩子們能寫出來嗎,這么大的題目。和幾位同學聊了一下,才發現,之前的海量閱讀在這個時候真的發揮作用了,他們從各個角落里獲得的知識,拼湊起來還真能寫出一篇差不多的文章。
我剛布置下,孩子們就興奮地開始寫,看到他們不再為作文發愁,我也松了一口氣。想起剛開始準備搞作文的時候,我都懷疑我自己,好在孩子們都給力,聽到他們筆尖發出的沙沙聲,看到他們冥思苦想的表情,我仿佛明白了一些教育的內涵:一顆種子,只需一縷點化生命的力量,就可以長成大樹,因為它本身就是有內生力的。
有的時候,就是在一瞬間參透一些道理,然后感動生命這些小小的閃光,我很感謝自己當初的選擇,因為這是一份非同凡響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