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老板去了心心念念的重慶和成都玩耍,事實證明一點也沒有失望。
這篇推文,老板會按照行程規劃鋪陳,先分享一下在成都的經歷,想去成都的小伙伴可以獲取些干貨攻略,不想去成都的小伙伴,看完這篇你就想去啦!
行程概要
1月12日中午從重慶出發, 下午抵達成都,16號晚上從成都回北京的火車,一共是4天4夜的行程。
1月12日
寬窄巷子?春熙路?太古里方所書店
先來一個小插曲:老板下午4點多到達成都,在火車北站等地鐵時,一位拿著被劃開口子的包的大哥問老板借錢坐車,由于在重慶時有被幫助的經歷,老板問他兩元夠不夠,他說至少得20塊,并且沒有說出還錢的方式,這好像就不太實誠了,老板推脫了一下離開了。
恩~天下火車站可能真的一般黑,畢竟魚龍混雜,人員流動太大。
在客棧安頓好之后大概是6點多,因為住在騾馬市地鐵站旁邊,交通比較便利,所以立即開始了成都游。
首先去到寬窄巷子閑逛,看景區簡介才知道,寬窄巷子景區,不僅有寬巷子、窄巷子,還有一條井巷子。行走其間,意料之中的古街小店Style,旁邊的井巷子里的磚雕倒是更有別致的趣味。
很快就逛完了巷子,直接去了太古里方所書店,坐公交車時看著窗外的風景,感覺這里就跟北京似的,大都市,熊貓圖案遍布全城是一大特色。
太古里的方所書店,構造布置風格都很棒,喜歡各種優雅風的物件,拍了好多張之后被告知只能手機拍照,之前拍的照片算是賺到了吧。
聽聞方所書店是毛繼鴻一手打造,第一家店開在廣州,成都的方所書店是第二家。說起這個人可能大家不太熟,但他開創的品牌大家可能會知道:例外。因為我國第一夫人外出訪問時穿過這個牌子,可算是國民品牌了吧~
春熙路打望美女這話真一點不假。而且不僅美女眾多,美人胚子的小蘿莉也遇到幾個,不得不感嘆天府之國真養人。這里作為繁華的商業區,自然是以吃喝逛買為主要內容,老板在成都的第一頓飯就交代在龍抄手這家老店,而讓我最驚艷的是鐘水餃,甜甜的又有一點香辣感覺,跟在北京張媽媽特色川味館吃到的還真不一樣。
而作為吃貨,只吃這一點遠遠不滿足,轉過身便去了春熙路盡頭的賴湯圓,也是一家老店(老板在外旅行,基本抓著老店不放~~),招牌賴湯圓是黑芝麻餡,軟糯香甜其實跟速凍湯圓無異,不過在這里還給配了一小碟芝麻醬,關鍵芝麻醬上面浮了一層香油,可以想象蘸一口是有多香······
吃完湯圓出來,準備打道回府,當晚睡得比較早,因為第二天要早起去近郊的大熊貓繁殖基地!
1月13日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文殊院?武侯祠?錦里
在去看熊貓的路上,翻看攻略才發現大家普遍說要早上9點前到,因為過點了大熊貓就開始集體睡覺了,心里涼了半截,但去了之后發現胖噠們都生龍活虎的,還會賣萌逗人發笑,也看到了飼養員喂食熊貓,跟幼稚園的熊貓們互動,總之被萌翻了。
這只孔雀詮釋了什么叫天地任我行,它可以在路上隨便走,不過之后老板在圈里看到了它,感覺好任性
中午時分來到文殊院,吃貨老板先跑到有名的嚴太婆鍋盔買了兩個鍋盔,現在想來那時候真是蜜汁自信加不怕胖,因為兩個鍋盔的分量真是一等一得足~~
當時還想去文殊院門口的洞子口張老二涼粉吃一碗涼粉,奈何人巨多,遂放棄,有一點小遺憾呀~
在門口吃完鍋盔后進了寺院,同時拒絕了要給我相面的大媽的邀請,里面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虔誠的信徒們在誦經,悠閑的路人走走停停,古樹立在那里就是故事······
從小因為家人影響去過不少寺院的老板表示,這里安靜,祥和,能夠感受到那份虔誠。
逛過一圈后直奔了武侯祠。
三國歷史相比較而言還是熟悉的,聽著微信語音講解,看過前后出師表,走過紅墻竹影,瞻仰先人遺風。作為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廟,這里無處不能感受到桃園三兄弟的深厚情誼,而厚重的歷史感也確實令人感慨。其實看過《人類簡史》,更能體會到所謂個體、所謂聯合、所謂孰是孰非或大或小的事件,放之歷史中也不過是塵埃,成為了后人茶前飯后的談資,不過也正因為歷史的傳承性,才有所謂“經驗之談”四字。
扯遠了,回來,放幾張美圖,待會去錦里~
夜晚的錦里非常熱鬧,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在這里老板拍得盡興,也吃到了想念至今的甜水面,甜辣甜辣的非常開胃,面食者真的無法抵抗。
然而一碗甜水面確實滿足不了吃貨的胃,又折騰著找到了武侯祠對面一家面館,傳說這家的擔擔面是一絕,老板親測后表示:原來四川擔擔面是這個味道!真好吃哭,花生碎和芝麻的混合各種提香,吃這碗面時,老板一點也不想加醋(熟悉老板的人都知道老板是吃醋大王)。
1月14日
金沙遺址博物館?杜甫草堂?九眼橋
金沙遺址博物館是老板走過的看得最認真的博物館,跟隨講解見識到了先人們的智慧,而神秘的太陽神鳥還是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很厲害的說!
金沙博物館也很有誠意,還有AR實景,在這里老板不得不感慨一下,彼時的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將來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做ARVR吧······
從博物館出來,很隨意得就吃了一頓串串,如果說重慶是火鍋的城市,那成都就是串串的天下,路上隨處可見串串,每一家好像都很好吃的樣子,而這一頓串串也是便宜到不行,你敢想一個人吃到飽只花50多嗎?老板甚至覺得只吃了一個鍋底錢~~
杜甫草堂中規中矩,那個時代有太多孰是孰非,老板只能感慨下:草堂是真破。
作為酒吧愛好者,怎能不去九眼橋?聽說是跟后海很像的酒吧一條街。在去之前,老板先去華興街煎蛋面吃了一碗久負盛名的番茄煎蛋面,味道怎么說呢,好像有點言過其實了~然后再來兩塊蛋烘糕,好吃是好吃,就是一塊太小了~
九眼橋確實就叫九眼橋,晚上在燈光映襯下漂亮得不像話,而酒吧一條街呢,用四個字形容:燈紅酒綠。
1月15日
都江堰景區?人民公園?巷子們
早上早起乘坐快鐵去到都江堰,這個給老板巨大驚喜的地方。從寶瓶口到飛沙堰到魚嘴,一路有碧綠色的岷江水相伴,聽說岷江的源頭在九寨溝,那里匯小流最終成江海,說到九寨溝感覺有點心痛,當時還想著之后再去······
在從寶瓶口到魚嘴的路上,聽導游講了都江堰景區解決了部分映秀人民的工作問題,她曾經在11年帶團去映秀地震遺址,當時那里已經重建好了房子,但卻是一座空城,只有幾家住戶,原因是那里的人民沒有經濟來源,并且也是一座傷心地,大部分人都離家打工了。她說那里有一個萬人坑,密密麻麻豎立在山坡上的全是墓碑,很多都是一家人一家人立在一起,她帶的團是七個人的小團,都是大老爺們,站在山坡上也止不住得落淚,他們在鎮里找到一家小賣部,買了八瓶水給了老板100元,游客說不用找了,老板不同意,到處找零卻也找不開。聽到這里真的有種淚奔的沖動,不是感同身受,但是真的難過,也覺得都江堰有了人情味。
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那天老板卻在都江堰爬了一座山,累的不行不行,走得肝兒顫,最后走下山,誤打誤撞進了灌縣古城,在西街發現了一家很喜歡的手繪明信片小店,店主沒有出現,她的媽媽招呼了我,很自豪得說這些都是她孩子手繪的,老板問她你的孩子是對面拍手鼓那位嗎?她說是他女朋友,原來這是丈母娘跟女婿的組合。之后他們跟一位游人妹子一起即興奏唱了幾曲,妹子唱得真是好聽,丈母娘對老板說,明信片上的小狗就是那條一直竄來竄去的小黃,一瞬間覺得真是太有愛了!
在都江堰沒有待夠,但還是要回成都,半小時城際列車回來后,逛了一圈人民公園,吃了一串糖油果子,然后泡桐樹街,小通巷,奎星樓街,紅墻巷排著走,小清新的店們隱藏其中,慢慢悠悠很舒適。
1月16日
東郊記憶?U37創意園區?日記咖啡館
最后一天很快來到,上午去了聽說文青們必去的東郊記憶,講真老板覺得工廠風比798重很多,是個出片的好地方,U37小小的,隱藏了蠻多工作室,一看就是搞藝術的聚集地。
最后的日記咖啡館,喜歡。看了人們留下的日記,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老板這個看客也是看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生活,很幸運寫下了第25本日記的第一篇,不知道后來的看客們會不會會心一笑。
對了,去往日記咖啡館的路上,竟然看到了一家叫千雅歌舞廳的地方,我想起了北戴河的千雅海鮮大酒樓。
晚上回客棧拿行李前,前去吃了在成都的最后一頓飯,鮮椒抄手是真辣呀,小米椒辣的純粹辣的過癮!
成都之行就此畫上句號,彼時趙雷的《成都》還沒大火。老板沒有去玉林路的小酒館,也沒遇到可以挽他衣袖的那個人,些許遺憾,也是空白,等著以另一種模樣相遇。
回京用時長達25小時,雖然進京的人不多,但架不住如此長的時間,好在對面坐了一個大三學妹,塞了老板一路吃的,還送了兩張萌萌噠的明信片,老學姐真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這就是老板在成都的見聞啦,巴適得很~
下一篇,重慶見!
附:美食紀要
1、龍抄手 春熙路總店:抄手、鐘水餃、擔擔面、甜水面等各類四川小吃
2、賴湯圓 總府路店:賴湯圓等四川小吃
3、嚴太婆鍋盔 文殊院店:各類鍋盔
4、華興街煎蛋面:煎蛋面
5、蛋烘糕、鐘水餃、擔擔面、串串香等,怎么吃都吃不夠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