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時我們走過的坑(1)——那些死掉的O2O們

2017年,很少再有人提O2O了。

但在2013年開始,O2O卻火遍了大江南北,上到BAT的公司專門組建O2O事業部,下到應屆畢業生都能繪聲繪色地講出O2O的門道來。

嘔吐歐像個筐,什么行業都能裝。

O2O的定義也是五花八門,一人一說法,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解讀,總而言之就是亂。

那個時候幾乎全民都在嘔吐歐,你要是不做個嘔吐歐,同行瞧不起,外行忽悠不了。

嘔吐歐行業也是五花八門:餐飲、超市(便利店)、酒店、打車、校園、電影、自助售賣等,幾乎線下傳統行業都在被嘔吐歐改造和入侵中。

為什么嘔吐歐會這么流行,難道做嘔吐歐可以賺錢嗎?

恰恰相反,那些嘔吐歐有兩個顯著特征:

1.不賺錢

2.很燒錢

比如,在阿里有個3人小部門,他們主要職責是:燒錢......咳咳咳,不,是做營銷??斓拇蜍?,阿里以紅包形式,在一季度中補貼了3億+,那簡直就是小case....

而在餐飲行業,美團、餓了嗎、百度外賣,淘點點全程上演全武行,相信那段時間定外賣的消費者是最幸福滴,沒有最低只有更低。1塊錢定個外賣嗨嗨皮皮的。

巨頭更是不懈余力,為了撕出市場份額,某巨頭在營銷上不設預算,只要結果......

更不要說各種O2O洗車、O2O到家、O2O按摩、O2O維修等等等,在投資人的支持下燒出一片火紅地未來。

所以那個時候參加O2O燒錢大戰的創業公司,直到現在也沒有賺到錢,不過人家的方向也不在賺錢上面,要的是市場規模。

大浪淘沙后,99%的O2O公司全部陣亡,剩下1%的O2O公司半死不活,極少數抱上大腿的公司雖然做的有模有樣,但依然不掙錢。

總之,如果你那個時候創業,做的又恰恰是O2O行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緊緊的抱住金主(投資人、巨頭),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燃料,燒出個未來,寄希望于三年后把企業套現給接盤俠,功成圓滿。

那,是不是O2O錯了?

當然不是,當所有人都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更便捷的生活時,O2O作為先鋒、先烈沖到了最前面,為傳統行業擋了子彈,用真金白銀燒醒了各行各業,也為互聯網行業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做了早期的數據積累和經驗積累,為服務的再升級做了夯實的基礎和準備,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的“新零售”概念是在無數陣亡的尸體上提出更加務實可行的方向。

O2O改變了互聯網。

O2O也改變了傳統行業。

雖然,很少再有人提及O2O,但在那個時候摸爬滾打過來的互聯網先烈們永遠銘記那段日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