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半個月前,在自己的微信平臺寫了一篇《就這樣老去了嗎?》的文章,記錄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有朋友讀到文章之后,加我微信咨詢關于學習群如何開展學習的;有加入我的學習群和我一起共同學習的;有咨詢關于“學習英語”的一些情況;也有學友尋問我是怎么樣學習英語的?……
收到這樣的反饋,我非常開心。一是為閱讀文章的人,被文章感染,并喚醒了塵封已久的學習欲望感到高興。二是有人閱讀文章之后,也立刻行動起來,嘗試改變自己感到高興。
我的學習主要是碎片時間的學習,去上班的路上,下班的路上,陪孩子參加興趣班的間隙…… 這些是擠出來的碎片時間,主要聽聽得到專欄的訂閱課程,練練聽力,每日一本書等;比較固定的時間是在家里,和學習伙伴約定的每天晚上半個小時專欄學習。
在家里,我學習的地方有個長沙發。沙發上的“葛優躺”常常沖我招手,偶爾我會被它征服,躺上一會兒。但一會兒之后,還是要回到書桌前。因為,不知何時起,坐著比躺著讓我安心。或者,我非常享受坐在書桌前,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過程。
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電視劇《再向虎山行》
學習是一過程漫長踐行的過程,《羅輯思維》的羅胖用“死磕自己”來形容“終身學習”。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選擇并決心開始學習之后的,將自己從無數舒適區拉到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的持續踐行。這條路上沒有任何圍欄的,你隨時都可以退出。現實中的狀態就象是自己在客廳和書房間,在床上和書桌,在朋友圈與書本之間的兩個自己做對。而死磕自己的學習精神就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般的氣概,在這種氣勢前面,敢于向自己挑戰的人,學習反而成為習得打虎技能一般的十分享受。
關于英語的學習,我也是剛剛開始零基礎的學習,所以談不上經驗,但可以分享這段時間學習英語的感悟。英語就象虎山,而“學習英語”是許多人都想要征服的一座山峰。****
**Many Tiger mountains **
虎山
我有位同學的孩子非常優秀,這位同學和家里人就努力把他送到國外留學,剛去那陣同學自己也去了國外呆了一陣子,因為語言不通,加之人生地不熟。很快就回國了。這位同學回國后,一直在對自己說要開始學習英語,并且加入一些學習群,后來還是不了了之。當時,我對此事的看法是沒有語境是學不會的。
Reacquaint, How to learn English? **
重新認識,怎樣學英語?
我身邊的所有的人,是的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能學好英語。甚至包括一位英語專科畢業的專業人士,在我開始打算學習英語的時候,我曾經希望他在公司內部組織希望學習英語的人,一起來學習英語。但他很直接地就拒絕了。他謙虛地告訴我說,他沒有這樣的能力。這更加讓我覺得,要學好英語,It's almost impossible!
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老師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有次他問同為北大教授的心理學教授魏坤琳(《最強大腦》節目中的“科學判官”),“什么時候給孩子學習英語比較好?”。一個英語如此熟練的北大教授都不知道的何時教孩子英語更好。可想而知,如何學習英語,學好英語是絕大多數人的疑惑。
這樣的疑惑來自哪里?絕大多數人從小到大,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15年的專職學習的生涯中,英語一直做為我們要考試的一種課程貫穿其中。但是,在我們走向社會之后,英語和其它課程一樣盡數還給“努力”培養我們的老師們。英語有用嗎?
15年學生生涯中都沒有把英語學好。但實際上是,在15年時間中,而那些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并喜歡上這種第二語言的學生們,往往都成為了前面所說的”語言學霸“。而因高考被迫“努力”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考完即學完。多年之后,成為”英語零基礎"的一群人。
于是,大部分和我一樣,在學生時代就沒有學好英語的人,就有了”英語很難學會“和”去了有語境的國家,就很好學會“的自我矛盾。
Change,Break traditional cognition! **
改變,打破固有思想!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始終是不同意讓孩子去幼兒英語培訓班學習的。而現在有一些改觀了,因為我開始了英語學習。
改變我開始學習英語的原因,除了增加自身職業技能適應企業帶來的機遇外。更重要的是來自閱讀李笑來老師《人人都能用英語》一本書的開悟。悟出來后,原來道理很簡單。以往的認知:
英語非說而不能學也,改變為英語非用而不能學也!
學習英語除了用來交流之外,還可以用來閱讀、看電影、追美劇,翻墻搜索參考資料時,英文用途巨大。
學習英語,語境并不是唯一讓自己學好英語的唯一途徑。有了這樣的認知,個人操作系統立馬完成升級。當我再次面對這座虎山時,因為自我認識系統的升級,貌似充滿了力量,強烈地感覺到打虎向前的征服欲望。
How to learning?
如何學習?
即便你現在是豪情萬丈,但真正要開始學習,那么怎么學?從哪里開始?學什么?才是最具體、最需要當下解決的問題。這是學習路上遇到的first tiger。
在李笑來的《人人都能用英語》一書中把如何學習?寫得非常仔細和完整,但要走上老師這條路,還是需要先從零基礎突破才行。不然,大部分人零基礎的英語學習者,面對《人人都能用英語》課程中通篇的陌生單詞,不僅是望而卻步,甚至是望而生畏的。
好吧,既然打虎的難度高了些,就找只小點的兔子打吧。等有點基礎了,再來啃這塊帶肉的骨頭。喜歡學習的人,總是能從周圍有意無意地獲取一些非常有用的記憶片斷。所以,我很快就找到這兩只Cute rabbit。
英語流利說——一款學習英語口語的移動APP
百詞斬——圖片化記單詞的移動APP

英語流利說的特點是定位在開口說英語。“說”既是“用”,這也是強調自己找到能替代語境的辦法之一。



第一次使用流利說APP,會有一個測試,然后系統會根據你的測試的情況給你推薦你要學習的level。但這個還不算很準確。我測試出來就是level2,結果我發現level2對我來說有些難了。于是,開始從level1開始學習起。
學習過程很簡單,象玩游戲一樣,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解鎖下一關。完成了一個level的課程,想進入下一個level,必須要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星星才可以。對于有強迫癥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想要闖關成功,必須需要不停的“用英語”。



還有明顯的特點,前面單元學過的內容,在后面的單元中會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出現,加深記憶。課程中的“學習效率”這個指標,也同樣要求每天學一點新內容,但也要兼顧復習前幾天學過的內容,通過不斷重復來強化和鞏固。
流利說還有一個特點,每99個付費用戶建立一個微信群,每個微信群就是一個學習班。班長就是真人老師在你身邊,你可以隨時向她提問。我所在的學習班的班長是一個嗓子永遠撕啞的家伙,一說話象只受傷的貓在嗚嗚,聽著都讓人心疼。為敬業精神點贊。

用流利說的付費課程“懂你英語”學習用英語,有效果!(這個算硬廣)

有效果!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剛開始軟件測試給我level2的課程,完全跟不上,所以我從level1開始學習。現在已經學到level2,之前的困惑沒有了。聽力漲了。同時,在工作中竟然也有效果。學習之前聽老帕(法國人,公司的項目合作人,他用英語同我們交流)說話,既使非常吃力地聽,也聽不出幾個單詞。現在,幾乎每句都能聽出幾個。這下使得我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增。同時,也告訴我找個語伴,很重要。



老帕,一個有思想的、智慧的法國人
這個學習英語的軟件好不好,我說不上來,但我可以分享我使用這個軟件的收獲和學習心得。在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經常會想起Dr.魏老師講的幼兒大腦發育的片斷。于是在學習那30分鐘里,自己的大腦常常處于空杯狀態,對于有難度,反復聽也聽不出來的短句和單詞時,就會想起兒子最初學說話時,混沌的樣子。可是,他現在可是會嘰嘰喳喳講個不停的小家伙了。在學習英語這條路上,我也這樣想。
有人曾經對我說過:“語言需要的是機械式的學習,你不太適合學習語言。”我沒有反駁。當不斷地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認知空間的逐漸擴大時,我想讓自己站在一個比自己更高的地方去反觀自己,你是不適合?還是沒有去做!不論是英語學習的開始,還是其它知識學習的開始,必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YOU RAISE ME UP ——


邀請你一起來使用流利說學英語
長按二維碼識別即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