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感悟|你讀過的書,決定了你中年的生活質量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至今依稀記得當初在群里說過的這句話,現在拿出來再看,不免又多了一些韻味。

該文取此標題,本應由中年作者撰寫更為實誠和具有說服人,小生毅然決然選擇此標題,只是想談談在讀書路上,對于未來的看法,僅此而已。

最近讀書實屬有些浮躁,沒有固定的時間,場所,心情,時常定了計劃讀書,到了時間不是忙于他事就是草草了之,書籍很多,都想看,都想了解,氣憤于一天的時間實在太短,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更是寥寥無幾。

讀書,現在于我而言,就像隙中窺月,充滿了好奇和新鮮,卻又只能透過縫隙看到月亮的一部分,只能看懂書本的表面故事和感動,感受不到文字下的思想和情感變化。

于是,時常對自己常說一句話。

少年,你可知,你現在讀過的書,決定了你中年時的生活質量

在這種鞭策下,或許窺月也變的愈加有韻味起來,因為,我想偷偷看一下未來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

倒計時

讀書,說白了,其實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什么是教育?就是讓一個人變為更好版本的另一個人。這個“好”,包括了素養,見識與道德。

讀書一般分兩種:功利性閱讀,非功利性閱讀。

古往今來,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功利性閱讀是多么的讓人厭倦和無奈,但我們內心卻又極度向往。

在現在急速前進的時代,外界的聲音在告訴你,要充分的了解一個領域,只需讀三本書就夠了。如果想變的和別人不一樣,多讀書就對了。

內心實在害怕,讀書將會成了一類工具,成為文人騷客拿來比拼和炫耀的標志。

以后,關于讀書,還可以打包銷售。

創業必備書單(成功率80%):然后配套十幾本。

好爸爸必備書單(成功率70%):然后配套十幾本書。

改變人生必備書單(成功率60%):然后配套一百本書。

......

但讀書還有它非功利性的一面,或者準確的說,是出自精神的需求,內心的渴望。而我覺得,正是這種漫無目的的閱讀,才是影響人未來生活質量的關鍵。

前頭提到,中年人讀書,如庭中望月。說明已然擁有一定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獨特看法和難以撼動的三觀,再在閱讀的時候,反而更加帶有目的性,于是便更難體會到非功利性閱讀的樂趣。

因為一本書名,莫名的喜歡,然后閱讀,然后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跌宕或是平淡,于我而言,都是驚喜。

因為封面,愛上一本書,就好像年輕的心因為俊俏的臉龐愛上一位姑娘。

或許帶有目的和方法去閱讀會很高效,但是一味的這樣讀書,你會發現生活終究索然無味。

一味的漫無目的閱讀,也只是讓人徒增傷感罷了。

讀書的時候讀書,學習的時候學習。

希望我們都可以在讀書的時候,找到寶貴的財富,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這次嚴肅了


小僧愚見,晨讀有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