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遠(yuǎn)山
近日,讀了一些和神話傳說有關(guān)的文章,經(jīng)常被一些簡短、輕松和雋秀的故事逗樂了。現(xiàn)摘錄幾個,分享給讀者朋友們,但愿在這乍冷還暖的日子里,也帶給您一份輕松和愉悅。
1、屏風(fēng)少女
在京都,有一個叫篤敬的年輕書生,被一扇畫有美麗少女的古老屏風(fēng)迷住,日日打量,寢食難安。他向一百家酒館買了一百壺酒,獻(xiàn)給畫中人,少女便從畫上下來了。兩人立下誓言,結(jié)為七世夫妻。
“你要是負(fù)心,我便回到屏風(fēng)里。”那少女說。
那少年仿佛真是個良人,直到如今,屏風(fēng)上少女倩影的留痕處,依舊一片空白。
? ——《怪談》
2、鬼笑
一對兒夫妻的獨生女被妖怪抓走了 ,母親找到鬼家里。在鬼喝得爛醉的時候,母女倆逃出來,卻被吸光了河中水的鬼再次抓走。
此時,女尼出現(xiàn)相助二人,她沖母女大喊:“把重要的 地方露出來給鬼看!”
鬼看到 了,大笑不止,前仰后合,不停嘔吐剛喝下去的河水,無暇理會她們,三人得以逃脫。
? ——《鬼子小綱》
3、楊和尚
有一個老和尚,本來姓楊,是個剃頭師傅,挑個擔(dān)子,在鄉(xiāng)下到處走,招攬生意,維持生活。
后來,這位剃頭的師傅悟了道,什么都懂,無所不知。
楊和尚也有一個廟子,是方丈圓寂時候,護(hù)法給他的。
聽說楊和尚無所不知,一些讀書人經(jīng)常去考他:“楊和尚,我有句話忘掉了,你看是出在哪本書里?”他就說,“在哪本書第幾頁上嘛!”
有一個有錢人抽鴉片,想戒也戒不掉,就來找這個楊和尚:“楊師傅啊,你來幫我剃個頭吧!”剃頭的時候,這個人的鴉片煙癮犯了,鼻涕眼淚直流,很痛苦。
楊和尚就在他的后背上拍了一下,說:“脫了!”頭也幫他剃好了,這個人也解脫了。從此以后,這個人也不再抽鴉片了。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4、書到今生讀已遲
黃庭堅中了進(jìn)士以后,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xiāng)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面,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庭堅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熱氣騰騰好像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里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谷認(rèn)為是做夢,并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里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jìn)去,正是夢里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面在門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您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jīng)二十六年了。”
黃庭堅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于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里還有什么人。
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qū)ξ艺f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嗎?”
老太婆指著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jìn)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黃庭堅走進(jìn)房中,只見房里除了桌椅,靠墻有一個鎖著的大柜。
黃庭堅問:“里面是些什么?”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里,所以一直打不開。”
黃庭堅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柜,發(fā)現(xiàn)許多文稿。他細(xì)看之下,發(fā)現(xiàn)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黃庭堅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于是黃庭堅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zhuǎn)世,認(rèn)她為母,然后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yǎng)終身。
后來,黃庭堅在府衙后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似僧有發(fā),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為他自己的轉(zhuǎn)世寫下了感想,后來清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庭堅這樣的大文學(xué)家,詩書畫三絕的人,并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jīng)讀了很多書了。
——林清玄《書到今生讀已遲》
5、河童
在日本神話傳說中當(dāng)中,水里有一個妖怪家族,其中,妖數(shù)最多的是大名鼎鼎的河童。
河童外表看起來像小孩兒,年齡在2——10歲之間,最愛吃的東西是小黃瓜,最討厭的是玉米和葫蘆。它們和猴子宛若天敵。
在電影《河童之夏》里面,頭上頂著謝頂流蘇一般的西瓜皮頭,背上背著烏龜殼的那種,大多生活在山梨縣,也被叫做“山
——何瀟《異》
6、日本的“唐僧肉”
和安徒生童話故事里的美人魚不同,日本的人魚相貌極其丑陋,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 魚形,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怪物。然而,這個不倫不類的怪物,卻有著一身“唐僧肉”。有謠傳說,曾經(jīng)有人吃了人魚肉,活了幾百歲,依然宛若少女。因此,人魚肉又被叫作“禁忌之肉”。但并非所有人吃了都可以長壽,體質(zhì)不耐者,可能會變成另一只怪物。
——何瀟《異》
7、撒豆驅(qū)鬼
立春前夜,日本的神社都有打鬼儀式,民間也有撒豆驅(qū)鬼的風(fēng)俗。人們,或者代表著神們,一邊撒著炒豆,一邊念念有詞:“福進(jìn)來,鬼出去!”于是吉祥滿門,鬼怪遠(yuǎn)揚。真也奇怪,鬼怪不怕別的,只怕一粒粒小小的炒豆。想來炒豆畢竟是好吃的,所以鬼怪年年打走,可又年年重來,長此以往,大概就這么相沿成俗了。?
又據(jù)說,這是中國古代九門觀儺的遺風(fēng)。不過我們漢族早已失傳,藏族同胞卻還保存此俗。每年正月北京雍和宮打鬼盛典,萬人空巷,只是日期不在立春。
——陳白塵《春夜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