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這一句話依然風靡網絡。因為我們時常困囿于乏味的環境里,做著循規蹈矩的工作,于是渴望放下手頭的工作,掙脫出無形的牢籠,到達未抵達的世界,去呼吸外面新鮮的空氣,遇見有趣的人,做一些未曾做過的事情??傁胫軌虿活櫼磺芯蛠硪粓稣f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人都遠離家鄉,來到繁華都市里打拼,沒有所謂的偉大的夢想。我們的目標也僅僅只是能夠在公司有立足之地,憑自己的能力能夠升職,有更高的工資,能夠讓我們擔負起家庭的重任。然而時常,事實卻不得意。在裝潢得耀眼的咖啡廳悠然品味著咖啡的人們背后隱藏著多少人的風花雪月的故事,多少人的無奈和心酸的艱辛。各種各樣的煩惱包裹著每一張精致的面容和筆直的西裝。缺乏新意的工作內容、擁擠的公交、不夠寬敞的出租房難免讓人越來越反感現在的生活,便有了“出去走走”的念頭,期待一場全新的洗禮。
但我們要去哪里呢?去領略空靈的西藏文化,還是去暢游小橋流水般的江南古鎮,還是擁有一段美輪美奐的羅馬假日?一時間真沒想到去哪里,又覺得有很多很多地方想要去?說到底也就只是想逃離這里,逃離目前待著的地方,不管去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看到朋友圈里,朋友們高喊要“出去走走”。旅行似乎總是美好的,但往往我們太多人都沒有能力完全辭職,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能抱著“出去走走”的心態。只能在某個假期,匆匆忙忙地到某個旅游天地旅行了一圈,將旅行中的景色分享到了朋友圈,然后回來繼續著原來的生活,似乎毫無變化,但又美其名曰“我到世界某個地方走了一圈,我的眼界開闊了”。但真的開闊了嗎?回來之后,頻頻懷念旅行中的別致生活,旅行中的與眾不同,然后繼續抱怨生活的困頓、生活的不公平。
口口聲聲說要去看世界,要去享受生活,其實,卻把生活過反了。去看世界本來應該是我們拓展眼界,去探索世界新奇的一種樂趣,而不是逃離生活的一種手段。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并非我們一出去旅行,所有煩惱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只不過是在旅行過程中,暫時忘卻了煩惱。當旅行結束后,依然沉浸在旅行的樂趣中,越發對目前的生活更加不滿。
如果你從來沒欣賞過你眼前的春花秋月夏螢冬雪,從來沒感悟過草木的榮枯生滅,從來沒有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品味平凡的樂趣,從來沒有花心思在困頓的生活中培養興趣,那么,無論你走在路上還是睡在床上,無論你站在山上還是蹲在地上,終究都一樣空虛無聊,乏味不堪,于是你又期盼一段別樣的旅行去擺脫這樣的生活。殊不知,正常的日子才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沒有將瑣碎生活變美好的能力和勇氣,走遍天下也照樣看不清身邊人眼里的故事,讀不懂遠行人臉上的滄桑,摸不清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天天有驚喜,人生處處有奇跡。過不好當下日子,還說什么遠行?說到底,將目前的生活過好,也是心態的問題,是看問題的角度。善于用平視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會處處顯現繽紛;善于用坦蕩的方式去生活,生活就會處處充滿微笑;善于用平常的心態待得失,人生就會處處輕松愉悅?;蛟S生活依舊有很多的困頓、很多的不公平,生活依舊循規蹈矩。我們唯有尋找到讓我們心靈能夠為之一動的樂趣,去豐富自己的人生。抑或是讀書、寫作、跳舞、插花、打球、游戲、冥想,抑或是重新發掘一顆寧靜的心去發現一直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的美。只有這樣,人生才能跨越更遠的山川,領略更美的景致,相望更高的抵達,結交更好的知己,收獲成功的喜悅,活出多彩的人生。將目前的日子過好,再出去遠行,也能夠在旅行中邂逅更好的自己,領略更美妙的生活。
日子在左,遠行在右。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都無可厚非。最重要是從平常的日子中領略生命的得失喜怒,再從遠行中邂逅自己的靈魂,使身心上達到時時刻刻的滿足。再則,從遠行中能夠回歸日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