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楊康其實可以做個大英雄

文/玄霄

——

1節

楊康是金庸筆下最出彩的反派人物之一。

在大多數人眼里,楊康絕對是個大壞蛋,對于他的評價也是貶多于褒。

事實上,認為楊康是壞蛋的觀點,只是一種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無端指責,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擅長道德綁架的鍵盤俠。

為什么這么說?

在給出理由之前,玄霄先給各位武俠迷朋友做一個小對比。

把楊康和喬峰做一個對比。

2節

楊康出生在宋朝的一個普通家庭;喬峰出生在契丹的一個貴族家庭。

楊康剛一出生就家庭破裂,并被仇人完顏洪烈撫養;喬峰周歲時家庭破裂,被仇人交給農戶喬三槐撫養。

楊康所成長的金國跟南宋勢成水火;喬峰所成長的北宋跟契丹勢成水火。

楊康自小接受了金國貴族的教育,對南宋沒有絲毫感情,在他心中金國才是家;喬峰從小接受了北宋的平民教育,對契丹沒有絲毫感情,在他心中北宋才是家。

楊康有義兄郭靖,知己穆念慈;喬峰有義弟段譽、虛竹,知己阿朱。

前二十年,楊康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一朝揭開真相之后,從地位尊崇的小王爺變成了認賊作父的奸賊;前三十年,喬峰也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一朝揭開真相之后,從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淪落為人人欲殺之而后快的契丹胡虜。

兩人的結局也大致相同。楊康死在鐵槍廟,被烏鴉啃食,尸骨無存;喬峰死在雁門關懸崖下,多半也會被野狼啃食,同樣尸骨無存。

兩人的命運的軌跡,是何其的相似。

3節

當然,兩人也有不同的地方。

楊康的義兄郭靖,以及紅顏知己穆念慈,他們只會逼楊康做選擇,選擇對了大家還是好兄弟,選擇錯了大家就是仇人。

喬峰的義弟段譽、虛竹,以及紅顏知己阿朱,他們卻不管喬峰是什么人,就算面對中原武林所有人的圍剿,也義無反顧的站在喬峰這邊。

還有一點不同。喬峰的武功幾乎舉世無敵,他有著很大的選擇自由;而楊康卻的武功只有半吊子,注定了他沒有多大的選擇自由。

所以,這一對比之下,喬峰無疑比楊康要幸福。

對比完了,問題也來了。

為什么在大多數人眼里,楊康始終是個不討喜的壞人呢?

4節

有兩點原因,一是性格決定命運,二是讀者的眼光有問題。

先說第一點,性格決定命運。

作為金國的小王爺,楊康的性格,無疑是很紈绔的,一出場就恣意妄為,調戲良家少女,刻意打壓平民,所以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厭惡。

但是,這不能怪楊康,因為他這副性格都是環境造就的,如果他不是金國的小王爺,而是一個普通農戶的兒子,必然不會長成這樣。

再看喬峰,性情豪爽,慷慨豪邁,義薄云天,豪氣干云,幾乎所有偉光正的詞匯都可以用在他的完美人格之上。

喬峰能長成這樣,也是環境造就。他從小成長于農戶家庭,深深了解民間疾苦,長大后更是有帶頭大哥玄慈和丐幫幫主汪劍通在暗中保駕護航,想不成為大英雄都難。

所以說,環境早就了兩人的性格差異,性格差異又造就了兩人不同的命運。

從一開始,兩人就沒得選擇。

從一開始,他們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5節

至于第二點,讀者的眼光問題。

這一點說出來,恐怕玄霄會得罪一大票武俠迷朋友。

作為活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時代的我們,作為從小就接受了定式教育的我們,內心其實都有一個對正義的評判標準。

所以,很多人在看書或看影視劇的時候,下意識都會認為只有主角是正義的,而與主角做對的人全都是邪惡的。

因為人人都想做主角,人人都帶入了主角的即視感。

實際上,回到現實之后,我們全都是配角,但是我們不敢、也不想承認自己是配角,于是就有了道德綁架,就有了站在道德制高點恣意指責別人。

如果換個立場,如果你是楊康,你又會怎么選擇?

其實,楊康并不想做壞人,他只是缺少了一個選擇做英雄的機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