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招:把學習變得有趣
在兒童的教育中,我們常常說寓教于樂,對孩子來說,學習的有趣,是非常重要的。
1.讓孩子對學習充滿好奇
充滿好奇的一個方法就是:孩子學到的東西可以應用在生活中。比如:孩子上小學剛開始學數字、貨幣,我們就常帶孩子去超市,用幫著父母去買東西,或者讓孩子規劃自己零花錢如何用?
比如孩子認識一些字了,可以鼓勵他自己讀故事給爸爸媽媽聽,或給弟弟妹妹聽,然后爸爸媽媽表現出很高興。
2.如果孩子沒有興趣甚至抵觸呢?
確實有孩子對學習或者對某些科目,就是沒有興趣,甚至是抵觸的,怎么辦呢?
家長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給予孩子心理營養,推動孩子去學習。
這個方法行得通嗎?想一想我們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我們上學的時候,喜歡某個科目,其實有時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這個老師。甚至有可能原來不喜歡的科目,換了一個喜歡的老師,回到家會先做這個老師的作業。慢慢的對科目有了興趣,成績也會變好。這是因為把老師當成了一個重要的人,希望得到她的喜愛、肯定和稱贊。
那爸爸媽媽就更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了,很多時候,孩子為了得到爸爸媽媽的喜歡,認可,稱贊,也會去學好一門科目。
具體方法,比如:語文課,老師常留比較難的作文,孩子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機會去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植物、現象等等,沒有體驗寫不出來,所以被老師要求重寫。孩子對于重寫非常抵觸,回到家情緒不好。爸爸媽媽要先問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孩子通常這時候都需要爸爸媽媽支持。
然后爸爸媽媽就拿過作文認真看,找到孩子寫的好的地方,問孩子:這一段寫得細致生動,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孩子會說:嗯,這個我見過呀,所以寫的出來。
爸爸媽媽說:哦,原來你仔細觀察了,就會寫的很細致生動。那我們可不可以現在多一點觀察呢?
下一次,繼續把孩子的作文拿過來,看到孩子寫的好的地方。這樣說:
1.這段描寫這樣生動(具體說看到好的)
2.媽媽很高興(家長的感受)
3.你是怎么做到的?(發現和努力孩子)
一次次用這樣的鼓勵的方法,孩子一定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