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雷暴,樓下是軍訓的學弟妹瞎嚷嚷。
我想說些事,說說我自己。
以前(起碼在我十七歲的時候),我是個很浮躁,絮絮叨叨不停的人。我會常常用心寫一段自己最近發生的一些生活小事,PO在朋友圈,這里弄弄那里弄弄,滿心期待著想要看到周圍的朋友對于我的評論或者點贊。估計現在有人看到這里會說“看 這個小綠茶” Anyway連我自己也受不了過去那些嬌滴滴的無病呻吟。
其實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有 想被人關心,渴望被了解的心情。
但是上個學期開始變得收斂起來,慢慢讓自己不要太過依賴社交,大多數都是親密朋友間的聊天。
為什么呢
可能是因為 像今天 痛經痛得死去活來 ?捂著肚子 趴在桌子上 望著室友開心的看綜藝 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抑或者是 當我聊完一通跟爸爸的電話 無比感慨的給朋友寫了好大一段的字 想告訴她我的無助我的愧疚我的緊張 可是卻久久沒有收到回復? 數小時之后對方直接開始聊起新話題 然而我默默的刪掉對話框 這時候我是孤獨的
說真的,我很自私,我想要我在乎的人陪我一起苦惱一件我在乎的事。我會想要朋友關心我的痛經是否得到緩解,想要有人問起我爸的近況,想要有人聽我嘮嗑今天哪個老師又喊我名字了。
可是我長大了,懂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所以我變得少話起來,我開始明白,就算我今天在宿舍門口滑了一跤,就算我在飯堂被撞灑了一地的飯,就算我跟某位蠻不講理的女生吵了一架心里還是憋屈的很,我也不能一味地去找朋友發牢騷,我必須要自己處理,要想方設法去摸索人際關系的平衡點,學會凡事先冷靜,學會忍耐。
然而我也更加明白 這個社會 沒有人會圍著自己打轉 即便你痛得兩眼一黑 即便你有家人的煩惱 即便你有理直氣壯的苦衷 這些都是not a big deal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痛你的難過你的悲傷而停下本應行走的腳步 去可憐你去幫你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都有自己的人生 潛意識地前進著。
所以 一切都得靠自己。
另外,我也是個很依賴朋友但也可以隨心所欲一個人亂走的 怪胎。凡事都有個適應期,我覺得。
室友A是性格古怪的人,我所謂的古怪,不是她會做出一些什么奇怪的舉動,而是情緒無常,心情起伏大的人。老實說,跟這樣性格人的人做朋友,有好有壞。她高興的時候,會跟你分享她的很多開心事,會平白無故的哼歌,會纏著你,會想要知道你做什么然后八卦一下吐槽一下。她心情低落,或者身體不舒服,就會特別明顯,會一整天不出聲,會不搭理人,會在你問她去吃飯沒的時候冷冷地應一句“你自己吃吧”。所以跟她在一起,你會看到有時候我倆特別鬧的跑下樓吃飯,偶爾也會看到我一個人撐著傘灰頭土臉的打包回宿舍。
可能你們會認為,我是一個容易受別人情緒影響的人,但其實我覺得,如果在乎一個人難道不應該在乎他們的感受嗎,至少對朋友,我是這樣的。
再說回室友A。剛開始的時候,著實不適應她的忽冷忽熱性格,以往每次聽到她的那句“你自己吃吧”都會讓我沒胃口,然而心想著的總是:難道我是那種你不需要就可以不要的朋友嗎。然后開始找bobby吐槽室友A怎么可以這樣對我,怎么可以擺出這種若無其事的態度呢!雖然現在看來我很幼稚,但對于一位視朋友為快樂生活來源的我來說,幼稚可以原諒嘻嘻。
繼續話題,咳咳。就像我所說的,她是忽冷忽熱,但絕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某天開始她又開始找我說話,等她大姨媽的時候心情不佳,偶爾我也一個人吃飯。但我慢慢開始適應這種偶爾一個人的感覺,開始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被需要的人,自己是被需要的,被爸媽需要,被朋友需要,被責任需要,被很多很多不知道的以后的未來的事需要著,我是爸媽的心頭肉,也是未來某個人的至愛。所以我明白,我沒必要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愚蠢事傷腦筋,沒必要因為被放飛機而感到失落和難過,沒必要因為一個人而膽怯,沒有必要去說一堆不好的話。我是個獨立存在的人,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同樣,我的情緒也不應該受到沒必要的影響。
現在
我可以跟朋友一起瘋一起笑,也可以一個人自如的坐在吵鬧的飯堂慢慢吃著盤中餐。
“我可以跟你吃飯,也可以一個人吃飯。”
?前幾天看到一節很棒的漫畫 作者是saner 其中一句話,讓我感慨:
“當所有人對你知根知底的時候,你便成為一張沒有內容的白紙。”
All in all?
無須對外宣稱你在做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打算
我們想做什么,沒必要讓所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