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的夜晚開始“小能熊365天寫作計劃”

這是 chaim “ 365 日寫作計劃”第 1 天的寫作內容。

來深圳半年,遇上了“回南天”,到處都是濕漉漉的,非常不舒服。

在這到處是水的今天,我開始參加“小能熊 365 天寫作計劃”,這是第一篇文章。

一直以來,都很想開始練習寫作。剛畢業那兩年,基本還能保持每月兩篇文章。后來愈發懶惰,半年都可能沒有一篇文章出來。更多的寫作是來自工作上的需求。長時間不鍛煉,寫作技能逐漸衰退。雖然對工作影響不大,但擁有良好的寫作技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欲望永遠讓人著迷。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梳理自己的思路,讓大腦變得更加清晰。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是為了更好的思考,進而更清晰準確的表達自己。

本質上我是一個不善于交際的人,話說的少,字就應該寫的多,不然怎么讓別人方便的理解你。

去年一直在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朋友》這本書,里面提到一個非常淺顯易懂的觀點: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秘訣特簡單,不斷的重復,不斷的積累,當量達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會引起質變。對于寫作也是這樣子。

故而今天看到這個活動時,立馬就報名參加了。

從今天開始,每天會在簡書上寫下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堅持一年。如果當天沒完成,會在微信群里面發 100 元紅包,接受懲罰。

昨晚下班時看到一篇關于張小龍飯否的文章,瞬間引爆朋友圈。原來張小龍一直在飯否上有活動,只是非常低調。對于這樣大神級的人物,大家難免膜拜敬仰,飯否上估計一時涌進去不少觀光團,當時我也立馬關注了“gzallen”。不過非???,“gzallen”就把自己的帳號設置了隱私,非他關注的用戶將無法看到他發布的消息。

我在他設置隱私前看了一點,印象比較深的是這句話:“人是環境的反應器。微博像是一個環境,但它不會主動刺激人,所以是個偽環境。到微博看東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環境里逛逛再決定做什么的,那不叫反應。而是當環境發生了點什么事情刺激到人了,人做出的行動才叫反應。所以,微博之后,將是推送?!?/p>

可惜我目前還不能完整理解這句話,不過我有時間,可以慢慢理解。

今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統計去年一整年的產品數據,做幻燈片,準備在年會上使用。剩下的時間測試 app 端,為發布新版做準備。不過出了點情況,到目前還在修改 bug,忙里偷閑,敲了這么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照目前的測試情況看,估計得明天發版了。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就無比想念一份窮舉的測試文檔。有了這個東西,什么都不怕。沒有這個東西,每次發布新版本,都要糾結好久。人的邏輯記憶總是有限的,憑感覺測試總會有遺漏,今年慢慢補上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