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隨筆:學習張萌老師的“張萌:我的4個神秘學習法寶,一次性告訴你”
生活的真諦,從來都不在別處,就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奮斗里。每次歸程,都是為了更好出發。每次停歇,都是為了積攢力量。——人民日報金句
對于學習,相信好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學習跟考試密切相關,學校所教的東西就是學習。但慢慢長大后,我們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閱讀,包括看一個人物,分析一個人物,到訪一些地方,其實都是學習的方式。萌姐的四個學習法寶:
第一種,行走有力量。
常住北京十幾二十年,一直都沒有到北京好好走一走,以前名勝古跡、人文風光其實也很少去走。今年增加了一項計劃,就是行走有力量的計劃。最近春暖花開,萌姐制定了一個叫北京人文景觀學習。
景觀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就是形成的一個基本地貌,但是人文景觀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之下建立起來的,比如說像故宮、國家博物館這些都可以叫做人文的學習地點。你可以到訪相應的省份的人文景觀。
第二種,學習歷史。
恐怕跟我們小時候學歷史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學習專題史,就是圍繞經濟這個話題的時候學習特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史。包括文化專題的時候,可能你在研究不同的文化形態,這個時候都有歷史,所以包括甚至是中國科技的發展,也有科技發展史,世界科技發展史等等。
第三種,通過培訓或者是課程方面的學習。
疫情期間可以通過線上的學習,不過你可以提前甄別一下自己到底是屬于線上學習者還是線下學習者?線上課可以用碎片化時間去聽完,而線下課就需要整塊的時間學習
第四種,以人為師。
特定時間向專題人物學習,這種以人為師也是分為兩個方面的。一方面,通過面對面可以見到高人。但要注意一定要精挑細選,到底誰是你值得去學習的對象。另外,可以選擇線上的以人為師,比如關注大師的官方賬號,聽聽大師的課等等。